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城牆遭到嚴重破壞 被扒出300平米口子
2010-11-05 10:24:25 來源:哈爾濱日報  作者:叢明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5日訊 位於阿城阿什河鄉白城村公路東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上京會寧府遺址,近日在一項修路工程中遭到嚴重破壞,約300餘平方米的城牆被毀。文物管理部門認為,此舉將造成遺址內大量古遺存丟失,給該遺址的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帶來困難。

  3日,記者和阿城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記者看到,被毀的城牆位於該遺址北城的東城牆南段,約4米多高、15餘米寬,夯土版築結構的土城牆,被從中『撕』開了一個20多米長的口子,兩側的城牆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性挖掘。在裸露出的泥土表層,隨處可以撿到布紋瓦和陶片等具有典型金代特色的考古標本。在北城西側的遺址保護范圍內,大大小小的菜窖不下十幾處,還有一戶村民竟蓋起了民房。

  據了解,金上京會寧府遺址是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前期都城,歷經四帝、38年,是金代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遺址是迄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金代都城,歷年來不斷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對研究金代的歷史和社會生活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料,同時也是金源文化大量汲取漢唐文化而發展繁榮的有力物證。

  阿城文物管理所所長韓鋒告訴記者,這起觸目驚心的破壞古文化遺產事件極為惡劣,由於文物本體遭到破壞,文化遺址內無法計量的考古價值被毀掉。該部門將組織專家論證,確定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對城牆進行修復。對於村民私挖菜窖建房的行為,管理人員曾多次制止,但村民依然我行我素,導致地下考古文化層損壞嚴重,一些出土文物因得不到保護而受損甚至流失。目前,該管理所已決定聯合土地規劃部門,向法院提交訴訟,以此遏制破壞行為。

  阿城文化執法監察大隊隊長王寶君介紹說,10月中旬,執法人員在巡查遺址時,發現城牆被破壞。當時,現場散落著大量碎石料,附近還有攪拌罐。經走訪村民得知,破壞行為可能是附近一個正在修路的工程隊所為,目的是在這裡存放施工用料。執法人員隨即向市文物管理站和金上京派出所報案。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此立案調查。

  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