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路牌跟不上城市建設腳步 哈爾濱二三類街道路牌缺損多
2010-11-09 09:38:2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9日訊 日前,外地游客張先生駕車來我市探親時發現,我市許多路段交口都沒有路牌指示,雖然帶了地圖卻沒派上用場,最終只好向民警求助。據了解,我市路改工程基本竣工,一條條拓寬平整的馬路通車,享受順暢交通的同時,一些車主發現,很多路改後的街道卻不見了路牌,給市民出行增添了負擔。對此,一些市民建議,路牌設置應跟上路改和城市建設的腳步,非重點的小街道也應設置明確的路標、路牌,給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馬路拓寬了路牌不見了

  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南崗、香坊、道外區多條路改後的街道,發現很多拓寬和整修後的道路上,卻沒有及時的設立路牌。記者在南崗區文興街附近看到,路改後的街路十分整潔,但文興街與和興頭道街、三道街,中興街與和興三道街、和興七道街,振興街與和興三道街、和興七道街交口均不見路牌,由於附近小街穿插密集,如非附近居民很難記住每條街的名字;松浦大橋所在的道外區二十道街與南勛街、北新街、濱江街等路口均沒有路牌,路過車主表示,如今松浦大橋已通車,但該路段卻不見路牌,經常會使不熟悉路段的司機發蒙。

  隨後,記者又來到香坊區健康路附近,看到整修過的健康路變成了6車道的寬敞大道,車流十分通暢。然而,健康路與電教街、幸福路和康新街的交口均看不到路牌。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裡原本設有路牌,但路改拓寬道路時被拿掉了,如今路改已完成多時,有關部門也應該盡快恢復路牌,跟上路改的腳步。

  二三類街道路牌缺損多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我市一二類主乾道上的路牌比較健全,維護的也較好,然而在一些二三類的街道上,路牌較普遍存在缺失和損壞的現象。在道裡區一面街與友誼路、森林街兩處交口,路牌均明顯傾斜,據附近居民講,路牌是被車撞彎的,但損壞後一直無人修;撫順街與安廣街交口路牌,只剩下一個框架,路牌不翼而飛。道外區太古街與南七道街交口的路牌,『太古街』牌已搖搖欲墜(見右上圖),一旦脫落很容易砸傷路人。

  此外,路牌缺失也十分普遍,道裡區安隆街與安昇、安廣、安康街等交口均無路牌,讓常跑『安字片』的老司機也發蒙。記者乘坐75路公交車從撫順街駛向民安街,從兒童電影院至人纔市場三站地,沿途只在撫順街與安昇街路口纔看到一個路牌,司機告訴記者,他剛跑該線路時,行車路線完全是靠記憶力背下來的。

  民政部門:路牌工作正在普查中

  記者從市民政局企劃地名處了解到,隨著路改結束,民政局對路名普查工作也正在統計中,尤其針對城市一二類主要街道和路改重點路段,會將缺失路牌的道路和『無名路』做統一規劃安排,立上新路牌,對於破損嚴重的舊路牌,也會做適當的更新,但由於我市冬季不適合挖坑作業,可能安裝工作將會推遲到明年。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每個路牌造價要高達2000元,也希望市民能夠減少對路牌的人為損壞,因為一旦貼上小廣告,將十分難清理。

  對此,有關規劃專家認為,路牌雖小從中卻能看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發展程度。路牌設施健全可以為市民出行做出明確的指引,而在一些有歷史意義的街道上,路牌也應起到解讀的作用。像杭州、廣州等城市,由於路牌十分具有特色,在全國都享有盛名,成了外地游客眼中的一景,也為城市印象加分。

  采訪後記新開發路段多是無名路

  記者走訪了愛建、果園、山水文園等新建居民小區,由於小區的落成,周邊規劃出了相應新街道以方便小區通車,而記者發現,不少街道已經通車多時,卻一直沒有正式的名字。在道裡區愛建小區紫園、錦園、潤園門前,各開闢出了通往安隆街、上海街和友誼路的車行道,但各路口不僅沒有路牌,甚至連居民都不知道這幾條路的名字。

  隨後,記者來到香坊區公濱路附近果園小區,小區建成後新開闢的果園街上卻不見路牌,兩家相鄰的商鋪,卻掛著不同的街名門牌,著實讓人發蒙。一位交通協管員告訴記者,由於新開闢的果園街與安埠、延福等街的交口都沒有路牌,每天都有很多人向他問路。在旭昇南街通往進香路上兩條新修的平行街上,記者隨機詢問了路過的市民,卻無人知曉兩條路的名字。

  希望條條路都是『果戈裡』

  記者經過幾天的走訪觀察,發現我市的路牌設置在地域上相差比較明顯,在果戈裡大街、中山路、經緯街等靠近商業區、政府部門的景觀街道,包括單車道的小街道在內,每一個路口都有明確的路標指引,規劃井然有序;而車流量和居民同樣密集的『安字片』、和興路段,這些與居民出行息息相關的地段,路牌卻存在很明顯的缺失,不乏其中有注重『面子』而忽略了『裡子』的痕跡。若每條街道都像對待『果戈裡』一樣認真,纔能真正做到服務於民。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