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訊 大學生活本應該是學習知識豐富自己、無懮無慮的時代,然而近日在哈爾濱市的一些人纔市場內,一張張年輕而稚嫩的面孔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他們沒有簡歷,卻努力地在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他們,是各個高校還在就讀大一、大二的學生。
4日,記者在道裡區撫順街上的一處人纔市場內看到,三名20歲左右學生模樣的女生,正在來回觀察各個招聘單位。其中,一名穿黃色外衣的女生,來到一家招聘兼職文秘的用人單位前做自我介紹。記者上前了解到,女生名叫李娜,是哈市某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一的學生。她與同學一起來到人纔市場,是想找一份工作。
『雖然我們剛進入大學校門,應該安心地學習文化知識豐富自己。但是,入學時學姐就告訴我們不要安於現狀,現在就業壓力那麼大,我們應該提早找工作鍛煉自己。如果到大三、大四纔開始找,就晚了。所以,我認識的很多同學都在大一時就開始找工作了。』李娜說。
記者在哈市的幾所大學內,隨機采訪了25名大一、大二的學生,其中有13人表示:自己在上學的同時曾找過兼職工作;其他沒有找兼職工作的學生,也都對自己的就業前景表示擔懮。大二學生張穎告訴記者,『我本以為經過十多年的學習,考上大學生活就可以輕松了,沒想到又被就業壓力所困擾。我哥哥已經畢業兩年了,一直還沒有穩定的工作而待在家中,他自己和家裡人都很苦惱、很焦慮。所以,我應該提前找份工作歷練自己。』
今年就讀於南崗區某大學二年級的劉暢,已經有一年半的工作經驗了,現正在嵩山路上的一家企業擔任文秘工作。劉暢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會選擇有工作經驗的人。如果到大三、大四時纔開始找工作,就顯得被動了。所以,大一時他就找了工作,畢業時就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惠音表示,目前由於就業形勢的壓力,確實有很多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會踏足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但是,作為大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主,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理性地做好自我定位和職業規劃,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