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記者 顧碩)2010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終評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對經過公示的130篇(部)備選作品進行認真評審。通過無記名投票,產生了30篇(部)獲獎作品,其中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各5篇(部),文學翻譯空缺。我省的報告文學《生命的吶喊》、詩集《李琦近作選》獲此殊榮。15日,記者采訪到了兩部獲獎作品的作者張雅文、李琦。
『《生命的吶喊》的獲獎,像一片燦爛的晚霞,給我坎坷多舛的人生送來了一個美麗的黃昏。』精彩的一句話,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對這位年過60的老作家又增添了一份敬意。
張雅文介紹說,文學改變了我的命運,它使一個出生在只有一戶人家山溝裡的山野女子走出封閉的世界,使我的生命在文學中閃光。報告文學則使我更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使我一次次地燃起火一般的激情,創作出一部部作品。這次獲獎,不僅是對部作品的首肯,也是對一個草根族,對一個底層人奮斗歷程的首肯,對一個作家為維權而吶喊的首肯。我要感謝廣大讀者和網友,給了我莫大的支持。
說到詩集《李琦近作選》,作者李琦感慨道,詩歌寫作像擦拭銀器的過程,勞作中,那種慢慢閃耀出來的光澤,會溫和寧靜地照耀擦拭者的心靈。我在這場人生裡,做到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找到了一種傾吐心事的方式,那就是詩歌寫作。
李琦的詩不受任何潮流裹挾,走的是一種『個人化』的道路,在這條路上,她的腳印是清晰而真實的。她忠實於心靈,忠實於自己的感受。
據了解,魯迅文學獎創立於1986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魯迅文學獎包括的文學體裁和門類分別是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
魯迅文學獎每三年評選一次。
張雅文情況
張雅文,1944年生,遼寧開原人。1952年舉家搬到黑龍江,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國家一級作家,黑龍江作協副主席,黑龍江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1998年被授予全國首屆百佳電視工作者。
著有長篇小說、傳記、報告文學《生命的吶喊》、《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韓國總統的中國御醫》、《玩命俄羅斯》等10餘部;編劇44集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20集電視劇《不共戴天》、《媽媽,拉我一把》、《冰雪人生》、16集電視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等120多集;發表報告文學、中短篇小說《4萬:400萬元的牽掛》、《走過傷心地》、《相見時難》等百餘篇,計500餘萬字。
《生命的吶喊》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中國第三屆徐遲報告文學獎、第三屆女性文學獎;報告文學《4萬:400萬元的牽掛》獲中國第三屆傳記文學獎、北京文學第二屆新世紀優秀作品獎、第四屆正泰杯優秀作品獎、黑龍江省政府精品工程一等獎;報告文學《走過傷心地》獲黑龍江省政府文藝大獎一等獎;《韓國總統的中國御醫》獲黑龍江省政府文藝精品工程一等獎;長篇小說《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獲省政府精品工程獎;44集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與他人合作)獲飛天獎;兒童電影《冰上小虎隊》(與他人合作)獲華表獎。
李琦情況
李琦,1956年出生,哈爾濱人。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做過大學教師、文學編輯,現為黑龍江省文學院院長,一級作家。
自1977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帆•桅杆》、《芬芳的六月》、《最初的天空》、《莫愁》、《天籟》、《守在你夢的邊緣》、《李琦近作選》、《從前的布拉吉》、《雲想衣裳》、《李琦短詩選》等多部著作。曾出訪過俄羅斯、捷克、波蘭等國做文學交流,參加過在臺灣、香港等地舉行的詩歌學術會議。作品被多種文集選編,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法、俄、波蘭等文字。
《李琦近作選》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女性文學獎、第六屆黑龍江省文藝獎一等獎。《守在你夢的邊緣》獲第三屆東北文學獎一等獎,《天籟》第五屆黑龍江省文藝創作大獎一等獎。李琦本人曾獲中國第一屆『茶花杯』艾青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