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建成通車的龍鳳濕地跨線橋。
黑龍江新聞網訊 近年來,大慶市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的一項中心工作。自2008年起,圍繞經濟發展、城鄉建設、社會民生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大慶市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927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05個,10億元以上項目44個,完成投資1695億元,投產投用514個。今年,新建續建千萬元以上項目55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8個,10億元以上項目28個,投資總額1487億元,年計劃投資721億元,完成582億元,投產投用137個。
數據體現著大慶市今年產業項目建設上取得的成果。為加快城市轉型,打牢市政基礎,大慶市紮紮實實推進城鄉建設和社會事業等項目,全力增進城市魅力,全力建好為百姓謀福利的民生工程。
投資4.3億連通濕地
為連通世紀大道南北兩側濕地,今年2月開始動工建設龍鳳濕地跨越工程,全長5公裡,總投資4.3億元。10月31日18時,龍鳳濕地跨線橋通車。該橋建設成為大慶市迎賓橋、生態橋和景觀橋,將對大慶龍鳳濕地的生態維護和提昇城市形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9月20日,大廣高速公路大慶段主線通車。該路段起自薩爾圖機場,終於肇源松花江大橋黑吉界,全長146.8公裡。通車後,從薩爾圖區團結路到肇源縣只需1小時20分鍾,從大慶到長春少走100多公裡路,去北京則近了200多公裡。大廣高速大慶段項目總投資42.88億元,是大慶市有史以來建設裡程最長、投資最大的一條高速路,自去年6月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兩萬多名施工者不分晝夜地奮戰在建設一線,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大慶段主線提前1年實現通車。
去年開始動工修建的大慶公路客運樞紐項目,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站房已經建設完工,信息中心、加油加氣站等相繼完工,進入亮化綠化等工程收尾階段。精美的建築外觀,艦艇狀的構型,已經成為大慶交通領域地標式建築。該樞紐工程將成為國家一級公路客運站,以長途客運為主,預計年度平均日旅客發送量為15000人次,日均發送645班次,成為東城區重要公路客運集散地,極大地改善薩爾圖、龍鳳、慶北新城、高新區等地旅客出行環境。
泥草房改造5萬戶
今年,大慶市確定的改造5萬戶泥草房任務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開工建設50580戶,主體竣工50036戶。到今年底,全市農村磚瓦化率將提昇至74.5%,為實現『8年任務4年完』的改造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從11月1日開始,大慶市對各縣區的泥草房改造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驗收,驗收結束後,將向符合條件的農戶兌現補貼資金。
今年,大慶市新建農村飲水工程256處,現在已經完成98%的工程量,11月20日將全部完成,屆時大慶市又有12.8萬農民告別老井,喝上安全的自來水。下個月,總面積23000平方米的西城區體育館將全面竣工,日前主網架吊裝成功,建成後可容納6000多名觀眾。
1億元綠化美化家園
今年,大慶市投入1億元資金用於環城路綠化工程、世紀大道三永湖段環境工程、果樹認建認養活動樹苗采購、主城區街路百景綠化及游園廣場改造完善工程等,截至10月,時代廣場西側新建綠地2000平方米,萬寶湖已經完成草坪9000平方米。今年春秋兩季,共50萬株果樹進入社區,精心為市民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環境。
從東城水廠等系列生產生活用水工程到各個縣的污水處理項目,從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到改善路網布局,大慶市抓住項目建設,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優化環境打造生態名城、提昇城市功能構建投資熱土。其中一系列民生工程,惠及千家萬戶,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項目『立』在當代,『功』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