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18日訊如今,農副產品、生活用品漲聲一片,一些人開始囤積物資抗通脹。11月12日,齊齊哈爾市多家商場、超市打出了特價優惠的促銷牌。為了能購買到低價商品,不少市民湧進商場、超市,出現了大包、大袋往家扛衛生紙、小米、大米等的場景。11月14日上午,大學生小陳約了幾個朋友去商場買衣服。他買衣服的理由居然是看新聞說服裝價格即將上漲。『聽說棉花漲價了,下一波就輪到服裝了,目前價格暫未上調,是因為成本壓力還沒傳導到終端。冬裝反正是要買的,不如趁現在早點買。』小陳說。
在齊齊哈爾市的幾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來購買食用油、大米、面粉的人絡繹不絕。在新瑪特超市,記者遇到了來買大米的方女士,她在龍沙區一所小學附近開了個小餐館,一口氣買了6袋10公斤裝的大米。她說:『現在商場搞促銷,比批發價都便宜,做小生意必須精打細算。』原來,她以往每次到批發市場進貨都買3袋,結果上次買大米的時候,正好趕上價格微調,每公斤上漲了2角多,一下就虧了幾十元,所以這次她特意多買點回去囤著。面對市民的囤貨現象,采訪中,有關人士均表示,消費者不必對漲價反應過度,『海豚(海量囤貨)』們要悠著點。對於是否有囤貨的必要,市場經營戶也多數持否定態度。他們普遍認為,食品價格經過此輪調整,暫時應該穩定下來了,消費者並不需要囤貨。
記者也了解到,前期上漲厲害的綠豆價格目前已回落到正常水平,姜、蒜等調味品價格較為平穩,卷紙、洗發水、牙膏等日化用品今年以來價格也未出現過調整。因此,消費者並不需要囤積。『大米、白糖等雖然保質期較長,但長期存放容易變質,食用後可能危害健康。而且接近年底,超市一般都會推出一些降價促銷活動,因此消費者大可不必囤貨。』一位大超市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