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茄子河區茄子河鎮為全鎮54戶種糧大戶定做了儲糧倉,方便他們的糧食存儲。圖為太陽村村民張金林在自家糧倉前。

種畜場今年黃豆種植喜獲豐收。平均每?地能比去年多收黃豆5500多斤。
東北網11月19日訊 一排排整齊的地壟又高又直,抓一把黑黝黝的泛著冰碴的土壤,好像一下能攥出油來。11月15日,記者來到宏偉鎮時,被一片乾淨整潔的土地吸引住了。這原本是一片玉米地,現在卻一點不見玉米茬、玉米秸稈的蹤影,一打聽纔知道,這塊地剛剛翻過,並燒掉了玉米秸稈,粉碎了玉米茬,這些都變成了養護土地的最好肥料……在農田管理上有個標准詞匯形容這一過程——秋整地。秋整地的好處是能夠讓土壤呼吸,有效抗春澇、抗低溫。據了解,截至10月31日,宏偉鎮共投入拖拉機3000多臺,完成秋整地面積3.5萬畝,其中深松整地完成2萬畝……
正是去年秋天同樣的秋整地工作,為今年的增產豐收打下了好的基礎。
在不遠處的農家院裡,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子金燦燦的,它們有的被整齊地碼在院子裡,有的則『住』進了『玉米樓子』,很快它們就將完成自己的使命。『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開春時的一顆種子,經過一年的旅行後化作一根根玉米棒,最後顆粒歸倉。
據統計,今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14.98億斤左右,比上年增加兩億斤以上,增幅超過16%。我市糧食總產再上新臺階,實現歷史性跨越,為實現『358』規劃中農民增收的階段性目標和『雙一』目標奠定了基礎。
而在今年4月份,誰也不敢想象今年會是個大豐收年,焦急萬分的農民甚至擔心種子播到地裡出不來苗。當時,我市出現了罕見的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回暖慢等不良天氣,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局面,水稻、玉米、棚室作物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玉米的播種期更是嚴重拖後。
有農民感慨地告訴記者,『今年開春時氣溫低,很擔心當時的春播,特別擔心的是播進地裡的玉米種子,已經催完芽了,如果氣溫遲遲上不來,種子芽就極有可能粉化,那就出不來苗了。』當時有的農民甚至做了最壞打算,出不來苗只能改種其他農作物。
截止5月18日纔完成大田搶播任務,播期拖後近一個節氣。全市糧食生產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能最終獲得大豐收,取得如此成就與市委、市政府全力支農的指導思想密不可分。
戰低溫保春種強化組織領導,確保糧食增產。在春耕期間,我市成立了戰低溫、保春種工作領導小組,在市農委下設辦公室,負責督促、指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多次深入一線指導、督促,各部門積極應對低溫、多雨不利影響,全力打好戰低溫、保春種關鍵戰役。在春播高潮期間,積極搶播搶種,日出動播種機械近萬臺套,日播種進度達到30萬畝。播後,農業技術部門積極組織農民查田補苗,適時加快鏟趟進度。大豆、玉米大部分地塊達到了三鏟三趟。大豆有一半以上噴施了葉面肥,促進了苗情轉化昇級,彌補了前期損失積溫,為後期持續增產提供了保障。
良種補貼惠及百姓人家落實惠農政策,夯實糧食增產基礎。由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政策作用,今年全市總播面積達到262.77萬畝,比去年增加9.1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241.52萬畝,比去年增加6.46萬畝。其中,水稻、玉米、大豆面積分別達到26.66萬畝、 105.09萬畝和103.67萬畝。廣大農民生產投入進一步增加。今年全市農業投入達到58600萬元,增加8700萬元。其中,種植業生產投入45600萬元,比上年增加8600萬元。種子、農膜、柴油、化肥、農藥投入分別達到7200噸、600噸、5700噸、3.9萬噸和530噸,與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科技示范園助推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市農委進一步加快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爭取到國家級糧食高產創建項目6個、省級共建一片示范田項目1個,投入項目扶持資金120萬元。建立市級科技示范園區項目15個。各級園區總面積達到86萬畝,佔耕地面積34%。示范區三大作物畝均增產20%左右。積極擴大高產高效作物種植比例,確保糧食作物高產穩產。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在上年種植比例較高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佔全市總播面積50%以上。其中,水稻大棚育苗面積約佔60%,確保了水稻生產實現高產穩產。
規模化經營增效益實施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今年全市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面積達到70萬畝,比上年增加16.1%,其中,整村推進土地流轉村達到10個,茄子河區鐵山村、勃利縣金剛村等村通過種田能手、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帶動,全面加快了土地規模化經營步伐,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目前,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37個,比上年增加14.2%,勃利縣民興高蛋白大豆專業合作社、勃利廣視種業等組織示范、帶動能力進一步提高。其中,勃利廣視種業已在倭肯忠義、鎮郊九龍等地建立規模經營基地,經營面積達到1萬畝以上,服務能力達到10萬畝水平。
農機化提高生產力加快農機化步伐,發展現代大農業。目前,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13個,比上年增加2個。農機總動力達到42萬千瓦,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農機保有量達到2.21萬量,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農業機械化綜合程度達到8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在機械整地、播種、收獲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機專業合作社、大型農機具及農機化綜合程度的提高,加速了現代化大農業發展,進一步促進了一家一戶的小生產方式向規模化、現代化、集約化方式發展,為糧食持續增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