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從2000年墾區在九三分局實施全省第一個農村居民點撤並復墾項目開始,墾區土地整治工作歷經10餘年蓬勃發展,呈現出由點及面、體系健全、運行規范的良好局面。截至10月底,國家和省共批復墾區土地整理項目94個,新增耕地2.16萬公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兩年,為了大力推進土地整治工作,農墾總局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對生產隊撤並每平方米建築面積補貼200元,泥草房拆遷每平方米補貼100元。僅此兩項,總局已投入扶持資金3億元,極大地調動了各農場撤並生產隊的積極性。墾區計劃至2012年,完成拆遷撤並1868個生產隊,拆遷房屋1449萬平方米,遷移人口42.6萬人,對拆遷撤並空置出的生產隊優先進行土地整治復墾。計劃利用3年時間,復墾符合土地整治建設條件的撤隊並點生產隊855處,整理復墾面積30.75萬畝,計劃新增耕地面積24.6萬畝,新增耕地率達80%。其中2010年,共實施了162個撤並生產隊土地整治示范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設規模1.75萬公頃,新增耕地面積11.06萬畝,新增耕地率達25%。
墾區耕地後備資源比較豐富,土地整理復墾潛力較大,是省政府土地整治項目重點支持區域。截止到10月底,國家和省共批復墾區土地整理項目94個,總投資34.15億元,建設總規模19.8萬公頃。通過項目的實施,整理復墾出一批路林成網、灌排配套、生態環境良好、具備規模經營條件的高效農田,新增耕地2.16萬公頃,年增產糧食4.5億斤,年增加效益6.7億元,被群眾譽為『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為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作出了貢獻。墾區通過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項目,還緩解了各農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問題。同時,撤隊建區創造了城鎮化集約用地的奇跡,促進了墾區城鄉一體化建設。
當前,墾區各地正合理布設項目,有效挖掘後備資源潛力。《黑龍江省墾區土地整治規劃(2008~2020)》已經編制完成,共布設土地整治項目171個,建設總規模51.2萬公頃,佔墾區耕地面積的21.3%,新增耕地面積4.41萬公頃,新增耕地率8.6%,計劃總投資71.61億元。結合墾區實際情況和各農場地域分布特點,確定東部地區主要圍繞『兩江一湖』中心區域,西部地區主要圍繞松嫩平原的特點,成規模、大區片地安排和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