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日前,哈電集團哈爾濱電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印度愛莎集團簽署6臺60萬千瓦火電站BTG島供貨合同,合同金額11億美元。哈爾濱電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緊緊依靠哈電集團雄厚的技術優勢和產品資源,憑借豐富的國際工程總承包經驗,與全球電力伙伴尋求戰略合作。哈爾濱電站工程公司目前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建了30多個電站工程,總裝機量達1300萬千瓦。此次與愛莎集團新項目的成功簽約,開創了哈電集團出口600MW機組單次簽約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先河。
哈電集團與印度愛莎集團的強強聯合,是我省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成功范例。『十一五』是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最好時期。全省裝備制造企業積極落實國家和我省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各項重大舉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以及國內外不利因素影響,完成了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目標。2006年至2009年間,全省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6.4%,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9%,利稅總額年均增長37%,實現利潤年均增長50%,產品出口交貨值年均增長30%,全省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13.7%,提高到2009年的15.9%。
裝備制造業亮點頻現,成為『十一五』期間全省工業戰線的一道亮麗風景。
總量快速增長。預計2010年全省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完成146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417億元,產品出口交貨值完成101億元,利稅總額完成129億元,實現利潤82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2.11倍、2.31倍、3.32倍、4.07倍和5.92倍。
創新能力增強。『十一五』期間,裝備制造業建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3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9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33項、省科學技術獎166項。
重大裝備研制取得突破。大型發電設備、核電、重型機械等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取得重大突破。70萬千瓦全空冷水輪發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機組、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百萬千瓦級電站空冷系統相繼研制成功。三代和二代半全套核島鍛件、核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核發電機組等實現國產化。15000噸水壓機、H425民用直昇機、ERJ145支線飛機、新一代並聯機床和大型齒輪測量中心等一批重大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區域經濟特征顯現。哈爾濱市的發電設備、汽車、航空產業,齊齊哈爾市的重型裝備、機床、鐵路貨車產業,大慶、牡丹江的石油石化裝備產業,佳木斯的農機裝備產業,佳木斯、雞西、鶴崗的礦山采掘裝備產業等,全省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集聚發生積極變化,工業園區相繼湧現。
企業重組步伐加快。跨行業、跨地域、跨所有制企業重組步伐加快,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雞西煤機廠、佳木斯煤機廠被國際煤礦機械集團收購,齊重數控被民營的浙江天馬集團控股,齊二機床、哈量集團相繼被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哈軸集團被中航集團部分收購,哈量集團成功對德國凱獅進行了收購。
產品出口及工程總承包增加。機械產品的出口結構、貿易方式不斷優化。哈電集團簽訂了數十億美元的電站和輸變電工程總承包合同和大型火電設備出口合同,產品遍及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等地。一重集團的5.5米軋機首次實現出口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齊重數控向發達國家出口高檔數控機床產品。齊二機床的重型數控銑鏜床成功打入歐洲市場。哈飛汽車集團成為首批國家汽車出口基地企業,實現了各款汽車的全系列出口和『哈飛路寶』的散件組裝方式批量出口。哈電表廠與東南亞國家簽訂了300萬只電子式多功能電表的出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