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片
黑龍江新聞網訊 圍繞網絡影響未成年人成長的情況,省婦聯抽取了2600名中小學生、1300名上網學生家長作為樣本,並赴哈爾濱、大興安嶺等地歷時4個月進行實地調研,形成了我省首份《關於網絡對未成年人成長影響的調查報告》。22日,省婦聯正式公布了調查報告內容,88.4%的學生網上玩游戲,25%的學生網齡達5至10年。
上網女生多於男生
調查顯示,上網已成為未成年人成長歷程中的普遍現象。此次問卷調查到的上網學生佔了93.4%,且女生比例略高於男生。81.6%的學生每周至少上網一次,5.2%的學生可以每天上網。學生上網已持續三四年的佔25%,還有25%的學生網齡已達5至10年。
雖然學生上網已經十分普遍,但未成年人對待網絡的態度還是以理性為主。絕大多數學生表示自己對網絡並不迷戀,或者是上不上網無所謂。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學校為未成年人學習使用互聯網創造了基本條件,在這樣的環境下,家長和老師對未成年人上網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指導作用。
九成學生網上玩游戲
在家長的眼中,學生的最主要任務應該是學習,網絡應該成為學習的工具。而實際上,學生使用網絡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游戲,其次是與同學或網友的社交活動。
調查顯示,88.4%的學生網上玩游戲。學生常瀏覽的網站類型依次是游戲類、教育學習類、娛樂時尚類、交友聊天類網站。調查還發現,男生更喜歡游戲類網站,比女生高出7.5個百分點,女生更常瀏覽娛樂時尚類網站,高於男生3個百分點,喜歡交友聊天類網站的男女生幾乎各佔一半。83.9%的學生有網友,但是88.8%的學生表示,不會去見陌生網友。
沈迷網絡逃課逃學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未成年人已經離不開網絡,網絡成為他們日常娛樂、學習和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統計結果顯示,在網吧玩游戲學生佔了近一半,玩暴力刺激類游戲的學生最多,達70%以上。
而據調查,有的未成年人因為沈迷上網而產生了逃課、逃學現象,在學習的黃金時期荒廢了學業甚至輟學,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勢必造成不良影響。依賴網絡也易出現心理問題,產生焦慮、亢奮、幻覺等現象,嚴重的還出現網癮。
據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網癮不是個別現象,在去年哈爾濱市一名心理醫生披露的工作日記中就記載有300多位這樣的孩子。
此外,調查中工作人員還發現,未成年人心理上不成熟、涉世不深,易受不良風氣、行為影響,有的還對家長隱瞞自己上網的真實狀況。他們可能因為沒錢上網而去欺騙家長,甚至偷竊、搶劫,也可能因為與陌生人聊天、見面成為被欺騙甚至犯罪的目標。如何做好癡迷上網學生的引導工作,成為極為迫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