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訊 隨著專業課的結束,求職成為大四准畢業生目前的頭等大事。通過招聘網站以及參加招聘會成為大學生最常用的求職手段,然而近日很多准畢業生向記者反映,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經常遭遇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總會接到莫名其妙的騷擾電話。
傳銷電話頻繁騷擾
19日,東北林業大學准畢業生小李又接到某『創業』公司女業務員打來的『營銷』電話。她憤怒地表示,近期她頻繁接到多種騷擾電話,有職業培訓的,有推銷貸款的,還有招生廣告,只因為在不久前的一場招聘會中不慎泄露了個人信息。小李說,十月末,一場大型招聘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內舉行,她聞訊前往『趕場』。在會場外,一自稱是某創業公司業務員的女子攔住她,請她填寫一份創業調查表。小李以為這是某公司的招聘行為,便把自己的學校、專業、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全部如實填寫交付。未料,數日後,那名女業務員便開始頻頻給她打來電話,要她加入該公司『合作創業』,並宣稱,公司主要銷售某保健產品,最高月收入可達萬元以上。『我越聽越像是傳銷組織』,小李說,她在電話中明確向該女子表示自己對此不感興趣,可沒想到該女子的騷擾電話卻幾乎天天來襲。
無聲來電半夜狂響
小楊是東北農業大學大四國貿專業的學生,跟所有應屆畢業生一樣,從進入大四開始她就為找工作而忙碌著。簡歷已經投出去40多份,她每天都期待著用人單位的電話帶來好的消息。沒想到的是,好消息沒有等到,卻等來了令她煩不勝煩的騷擾電話。不知道從哪天起,小楊的手機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不認識的電話號碼。一開始她總以為是用人單位打來的,沒想到接通後要麼是推銷產品的,要麼是辦證件的,還有一些默不作聲的。嚴重的時候一天要接到好幾回。最可惡的是半夜也會有這樣的電話打進來。小楊告訴記者,有一天凌晨一點多的時候,寢室裡所有的同學都已經睡著了,小楊的手機突然狂響起來,嚇醒了所有人。聯想到電影《午夜凶鈴》的場景,全宿捨的女生都膽戰心驚。最後小楊鼓起勇氣接通電話,電話那頭卻沒人說話,小楊連著『喂』了幾聲後,那邊還是沒有回音,小楊嚇的立即關掉了電話,整個晚上小楊都沒有再睡著覺。
寫真簡歷惹來麻煩
『馬小姐嗎?我們這是xx洗浴中心,我們看了你的簡歷和相片後同意你來面試,月薪萬元,包食宿……』黑龍江大學馬同學近日頻頻被這種莫名其妙的招聘電話騷擾。『最多的一天我接到4個騷擾的電話,可我從沒有往這些地方投過簡歷。』小馬告訴記者,為了能夠打動用人單位,她在個人簡歷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彩印的簡歷冊內還夾著專門在影樓拍的生活寫真照片。『可能就是這些照片惹來的麻煩,』小馬無奈的說。
企業處理簡歷太隨便
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記者都看到不少大學生用一個大塑料袋提著簡歷,准備向用人單位發放,然而這些精心制作的簡歷最後的遭遇又會是怎樣呢?一名畢業生告訴記者,在他參加過的一次招聘會後,因為忘記了東西而回到已經結束的招聘會場,結果發現大量的簡歷和其他垃圾一起被扔得一地都是,他都不敢去仔細尋找裡面是不是也有自己滿懷希望投出去的簡歷。不少接受采訪的大學生都認為,很多用人單位對待簡歷的態度都太隨便,經常隨處亂放或亂扔,這樣很容易就導致求職者的私人信息被泄露出去。
一家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童先生告訴記者,『每次招聘會我們都會收到上百份簡歷,除了我們感興趣的簡歷外,剩下的簡歷都會交給保潔人員統一處理。』其實賣資料賺錢這樣的事在一般用人單位中還是很少見的,不過隨意處理簡歷的事確實比較多。
不要盲目投遞簡歷
對此,東北農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應屆求職畢業生,由於目前國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還缺乏具體的政策和法規,加之求職信息管理不規范,因此畢業生在求職中也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
他建議,要防止或者盡量避免泄露隱私最好的辦法就是求職者自己首先不要盲目亂投簡歷。如果不是企業強制要求,簡歷上少貼或不貼照片、身份證號碼等對個人很重要的信息,聯系方式最好不要提供家裡的電話。此外,求職者要針對崗位投遞簡歷,這樣既不會給招聘方造成困擾,也能減少個人信息泄露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