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訊(記者李楠 梁鐫文) 截止目前,全省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合作社達到14347個,有農民成員148671個,帶動農戶100萬戶。這是記者從25日召開的黑龍江省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2007年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的三年多時間裡,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三農』工作一個突出亮點。截止目前,全省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合作社達到14347個,比2008年增加1.7倍,有農民成員148671個,帶動農戶100萬戶,佔農村總戶數的25%。
在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呈現四個特點:覆蓋范圍越來越廣,興辦力量呈現多元化,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利益聯結日趨緊密。目前,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已覆蓋到種植、畜牧、農機、漁業、林業等涉農各個產業。全省有種植專業合作社7496個,佔總數的52%;養殖專業合作社3991個,佔總數的28%;農機專業合作社1656個,佔總數的11.5%。各地圍繞優勢資源和特色產品,打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湧現出一批大戶農民領辦、事業單位領辦、村級組織領辦、龍頭企業領辦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全省共有能人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5037個,帶動農戶51萬戶;基層乾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889個,帶動農戶20萬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500個,帶動基地農戶8萬戶;村級組織已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00個,帶動農民5萬戶。合作領域從生產環節逐步擴展到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涵蓋農資供應、生產技術、品牌包裝、市場營銷等多個領域。全省從事農產品銷售的合作社發展到2258個,佔總數的16%;從事技術和信息服務類合作社發展到1823個,佔總數的13%。在實踐中形成了訂單收購、股份經營、勞資合作和按資分紅、按實物量二次返利等相對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服務農民的有效載體和聯結市場的重要紐帶,在生產實踐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但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也提昇了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能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今後一個時期,全省將把加快農村經營組織形式創新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力度,突出在業務指導、扶持服務和規范提昇上下功夫。預計到2015年,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將發展到2萬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