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海囤族』海量囤年貨 中老年成超市『海囤』主力
2010-11-26 10:20: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楊宇 高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6日訊 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瘋、姜你軍等新詞,在2010年幾乎成了物價上漲的代名詞。無論是食品,還是生活用品的價格似乎都在上漲。物價上揚,為了省錢,哈爾濱市內湧現出了一個新的族群——海囤族。

  囤吃喝、囤日用品、囤年貨 中老年成超市『海囤』主力軍

  兩桶食用油、三提12卷裝的衛生紙、兩大袋1.5公斤裝的洗衣粉,還有調味品、洗護用品等等,這是62歲的李玉芬大娘此次去超市搶購收獲的『戰利品』。之所以說是『戰利品』,是因為李大娘說,『現在去超市買東西,就像是打仗,尤其是那些特價的雞蛋、豆油、肉,你早上不去排,說不定下午就沒有了。』

  23日,記者在香坊區大潤發超市門前的班車停車場內看到,像李玉芬大娘一樣買的『盆滿缽滿』的顧客不在少數,幾乎每個等車的顧客腳下都堆放著四五個裝有豆油、衛生紙、面粉、豬肉、火腿腸等商品的購物袋。一些中老年顧客明顯都是各家超市的常客,一邊等車一邊交流著各種價格信息和購物省錢心得。走進超市記者發現,雖然是周二的上午,但購物的人流比以前周末的人流還要密集,尤其在米、面、油等產品和日用品的貨架前,聚集了更多的顧客在選購。

  記者又走訪了沃爾瑪、家樂福等多家超市發現,各家超市裡都活躍著很多海囤族,而且以中老年顧客居多。市民張阿姨還沒逛到超市收銀處,購物車就已經裝得滿滿當當。張阿姨和老伴都是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老兩口的工資都不高,面對物價頻漲,讓她不得不更加精打細算地過日子。最近她也加入了海囤族的行列,經常拽上老伴,在各大超市中『貨比三家』,『現在家裡的冰箱、儲物櫃快塞滿了,能存住的都盡量囤點。你看,今天這苹果的質量就挺好,纔2.5元一斤,我一次買一大袋,留著慢慢吃,這樣能省點錢。』

  市民程先生的購物車裡,裝了兩桶豆油,一袋5公斤裝的面粉以及一袋2.5公斤多的速凍海雜魚。他一邊選購,一邊還打電話向家裡的愛人請示,『她聽說要漲價,就讓我來超市提前買點油、面什麼的,我也搞不清哪個品種的性價比高,一邊買還得一邊匯報』。

  據銷售負責人介紹,一些做促銷的豆油、面粉,現在賣的最火。不少購物的市民都是想趕在『漲價』之前囤些貨,『有些品種倉庫裡也沒有貨了,補貨都趕不上賣得快。』除了面、油等商品外,手紙、洗衣粉、個人洗護用品等生活日用品也屬於海囤族的重點目標。除此之外,襯衣襯褲、襪子內衣等紡織品也成了中老年海囤族的囤貨目標。某超市的銷售人員說,『這些都是每年過年前纔旺銷的商品,現在東西漲得快,不少人都開始提前備年貨了。』

  囤金飾、囤優惠券、囤藏品 80後『海囤』的東西很時髦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海囤族不僅越來越多,而且年齡層也越來越分化,不同年齡人囤的種類也有差異。年輕海囤族與中老年海囤族的專注點不一樣,這些年輕人把目光投向更『時髦』的領域。

  隨著金價的節節攀昇,黃金、金飾品等投資在一些過去青睞股票、基金投資的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在道裡區一家黃金投資公司內,32歲的寇先生剛剛以308.6元的價格購買了兩根20克的原料金投資金條。他告訴記者,『我們同事在一起經常談論關於理財投資的話題。最近股票行情不太好,銀行利率也不行,樓市更難說,大家覺得選擇投資黃金可能更穩妥一些,比較保值。我把手裡的股票賣了,囤點黃金。』銷售人員介紹,最近一段時間黃金的價格比照一周前已經有所回落,而在11月中旬出現的最高點,已經達到每克310元左右,而在去年同期,投資金條的價格僅為每克245元左右。『現在買金條的,可不全是中老年人了,很多年輕人也越來越關注黃金的投資,不少顧客都是一次來買走幾百克的黃金。』

  除了黃金投資越來越受年輕海囤族的青睞,購買各種貴金屬紀念幣的年輕顧客也見多。

  在南崗區某銀行內,記者遇到剛買了一套新發行紀念幣的周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跑了兩家網點,纔買到了這套紀念幣。記者詢問他是怎麼得知的,周先生說,『現在物價漲得這麼快,哪有人不理財,不算計著怎麼防止自己的資產貶值的。我加入了一個理財群,在群裡一些經濟基礎還不是很富足的年輕人都在討論怎麼在這樣的環境下,保住自己的辛苦錢。很多人認為,面對通脹,像父母輩一樣,囤東西防通脹,有點太老套了,也不是個積極的辦法。大家交流了很多投資領域,發現收藏紀念幣是個很好的投資項目,比股票穩,比存款收益大,最主要是風險小。所以,我纔來買了一套紀念幣,即使不昇值,囤下來,留給剛出生的兒子,也算是個有價值的紀念呀。』

  多年從事紀念幣銷售的馬先生說,最近,金幣已經漲得很高了,一枚金幣價格動輒上萬,相比之下,投資門檻較低的銀幣更受青睞,某些題材的銀幣漲得更快。他還透露,現在店裡每天都忙得走不開。對於客戶的投資心態,馬先生表示,全世界都面臨通脹,一些人纔會大手筆地購入貴金屬紀念幣等有形資產,防止紙幣貶值。

  促銷季提前 商家『與時俱進』迎合市場需求

  記者走訪了哈市多家超市發現,面對飛漲的物價,市民們熱衷囤貨的同時,各大賣場也為這些海囤族們悄悄地提供著便利。食品、日用品『買一送一』,或變身『優惠家庭裝』批量上市,供市民們挑選。以前每逢過年纔會大量湧現的『家庭裝』大瓶飲料、『分享裝』零食,現在都提前『上陣』擺上了促銷臺。成箱的奶制品、大包裝的方便面等也成了市民搶購的焦點。哈市香坊區一大型超市中奶制品及方便面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來購買整箱食品的顧客數量明顯增多。

  在南崗區紅旗大街家樂福超市內,記者看到5公斤一袋的面粉成堆地擺放在過道旁的貨架上,17.8元的售價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最近糧油都在漲價,今天和老伴來超市就是想找點「便宜貨」囤起來。』家住黃河小區的一對中年夫婦邊費力地搬運著面粉,邊打趣地說,『糧油漲、菜價漲,就是工資不漲。前幾天女兒買了四五桶豆油說怕漲價,現在家裡都快成倉庫了。』

  在宣化街一大型超市內,一市斤沙丁魚僅售3.9元,排隊購買的市民隊伍有三四米長。理貨員邊幫忙稱重,邊維持秩序。『這兩天我們超市都在做沙丁魚促銷,趕上便宜我們自己都留點兒。』搬運沙丁魚的理貨員指了指身旁的空箱子說,這都是兩三個小時內賣出的。記者看到,不少市民一次就能購進二三十斤。『這魚肉挺厚實的,凍起來什麼時候想吃用高壓鍋燜一下就能上桌。』一位剛搶購了26斤多沙丁魚的市民順手將成袋的魚扔進已經滿是日用品的購物車裡。

  超市賣特價菜時也會吸引不少市民。這不,蔬菜專區內,理貨員剛將一車茄子、辣椒倒入售貨專櫃,不少中年人、年輕人便圍上來開始挑選。『兩塊多錢一斤的茄子挺便宜了,蒸熟了澆上點熱油炸出的辣椒圈,再拌上些蒜、香菜,做得稍咸點可以當咸菜,做淡點現吃都行。』一名正在挑選茄子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眼看著物價上漲,放在家裡的工資變薄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孩子還上高中,中午帶飯吃既省錢、又衛生。』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所謂『民以食為天』,在食品專區內聚集的市民多,促銷員也不少。正因如此,不少市民已將逛超市當成了他們的『必修課』,趕上超市打特價就都多買些儲存起來。

  『特價商品、打折商品我們幾乎每天都有,這主要是根據生產廠家或供應商的要求而定的。不過今年的促銷活動確實比往年提前了。』哈市某大型超市工作人員如是說。

  專家:政府出面平抑物價 海囤沒有必要

  在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如此囤貨纔覺得生活有保障,他們囤的其實是『安全感』。在工資趕不上CPI增長速度的情況下,民眾便充分開動腦筋應對漲價。如今網絡上不少人也紛紛曬出了『省錢秘笈』,諸如『100元都能買些什麼』等網帖也受到大家關注。

  對於目前哈市出現的海囤族,專家認為,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應對物價上漲時的盲目和慌亂,是面對日益高漲的物價的無奈選擇。生活日用品漲價必然牽動公眾最敏感的神經,但最讓人擔懮的還是壟斷式的『搭車漲價』及中間商。針對商業行為的『囤積』,政府應出面乾預。

  『目前國家已出臺了相應平抑物價的措施,力保百姓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因此百姓對於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沒必要如此恐慌。』省社科院研究員、省科技顧問委員會內外貿專家組專家、哈市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宋魁認為,現在哈市部分菜價已陸續回落,市民大可不必爭相購物囤貨。『每年到年節前物價都會略有漲幅,對此市民應平靜對待。』

  面對『海囤』的方式,一些理財專家也在網上傳授『省錢經』。易保存的物品遇到『特賣』時可適量囤,但大多數日常用品最好不要囤。因為囤積不僅打亂了正常市場供求秩序,而且市民們也將承擔物價波動、商品變質的風險。在購物前提前列出所需物品清單,避免盲目消費。此外,市民也可從網上折扣店購物,降低生活成本。

  相關鏈接: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CPI漲幅達3.3%,8月達3.5%,9月達3.6%,連創新高。從數據上來看,國內物價越來越大的上漲壓力也見端倪。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豬肉價格穩中略昇,雞蛋價格有所回落,牛羊肉和雞肉價格繼續小幅上漲,食用油和蔬菜價格上漲較為明顯。

  7月、8月和9月我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連創新高之後,10月份CPI可能再度刷新高點紀錄。11月,權威部門有關負責人在一內部論壇上指出,四季度我國CPI可能出現月度上漲4%左右的情況,物價上漲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考慮農產品價格上漲是長期趨勢,政府將通過拋儲等經濟手段來應對物價上漲,包括發改委在內的多個部門緊急出手平抑物價。

  ★24日,黑龍江省物價、商務、交通等部門按照國家部署,針對省內部分農產品、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問題,決定啟動實施多項措施穩定物價,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商務部門積極爭取國家將我省納入全國農產品現代流通試點省份,與海南省簽訂了蔬菜購銷合作協議。依托2.2萬家標准化農家店、33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及農產品流通企業,加速農產品流通。同時,啟動應急預案,制定食糖、豬肉、蔬菜市場調控工作方案,分批次向大中城市投放了2000噸豬肉,平抑市場價格。對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進行監測,實行日報制度。總體看,全省每個中心城市至少擁有一個區域性蔬菜批發市場,基本滿足居民需求。全省大米、面粉、豆油、柴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庫存充足,品種豐富,市場供應正常。

  我省物價部門近期也將出臺並落實好臨時補貼政策,啟動臨時價格補貼機制,對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將增加對大專院校特困學生和學生食堂的補貼。

  鐵路、交通等部門對涉及民生物資、產品的運輸,做到盡量不封或少封道路;即便被迫封閉,也要盡快清除冰雪,決不能影響農副產品等物資的運輸暢通。給予運輸農產品車輛提供方便快捷的『綠色通道』。

  此外,我省相關部門即日將啟動嚴厲打擊亂漲價、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重點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惡性炒作等行為,完善信息平臺建設和信息發布制度,加強價格監測預警。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