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上海『11·15』高層火災發生後,引發社會各界對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的空前關注。連日來,哈市組織消防、安全、公安等部門開展了一系列以高層建築為重點的消防安全檢查,對我市高層建築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進行徹底排查並整改,防患於未『燃』。檢查中,本報記者也隨同相關部門對我市高層消防安全現狀進行了調查。
數據新開發建設建築高層數量過半
據消防部門公布,目前,哈市10層以上、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高層建築有980餘棟,其中,50米以上的建築有500餘棟;100米以上建好並投入使用的建築為14棟,在建的為30棟。這些高層建築中,多數為住宅或綜樓(商住一體等)。2008年以來,哈市新開發建設的公共、居住和工業建築中,高層建築所佔比例已超過50%。
據統計,2007年以來,哈市每年高層建築發生的火災都在20起以上,尤其是2008年10月9日我市在建中的『經緯360度』高層商服住宅樓發生火災,引起全國廣泛關注。
現狀高層建築消防栓無水源現象普遍
據介紹,目前,我市高層建築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硬件消防設施配置不齊備;消防設施被偷盜現象嚴重,丟失率高,且未能及時補配;消防通道和消防設施場地被侵佔情況普遍;消防栓上鎖、無水源現象普遍;居住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撲救火災及逃生常識,有的連報警電話都記不准確;舊高層建築的消防設施癱瘓,缺乏維修資金;高層小區內車輛擺布不盡合理,阻塞消防通道,使消防車輛難以進入;有的小區道路先天不足,造成大型消防救援車輛作業面不足;物業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相關監管部門責任不到位。
市公安消防支隊副支隊長劉佔海介紹,目前,哈市高層住宅多是由物業統一管理,按照規定,消防設施應每年進行檢修,而物業方收取的物業費中並不包括對消防設施維護這一項,即便增加該項也需要居民聽證,但很多居民不重視消防安全,對加收該項費用均不認可,從而形成小區消防無人管、不願管甚至被棄管的惡性循環。
警示家庭應配備消防裝備
火災發生時,專業部門的撲救固然重要,但高層建築自身配備的消防設施如噴淋報警、消防栓等的作用不容忽視,這些設施如發揮作用,可以延長逃生時間和遏制火勢蔓延。同時,居民的自防自救也是降低火災損失和後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家庭中易燃品多,瞬間燃燒,大量毒氣釋放,幾秒鍾內就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多次火災案例驗證,只要居民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識,逃生的幾率就很高。
消防部門建議,家庭中應配備相應的家庭型滅火器、防毒面罩、緩降繩等必要的消防裝備,這些在正規的消防產品銷售網點都能買到。同時,有關部門還要定期進行消防逃生演練。另外,建築工地應該嚴格按照去年建設部、公安部聯合下發通知,建築外立面維護、裝修應使用難燃、阻燃材料,不能為了降底成本而埋下火災隱患。
措施消防部門研究出多種供水方法
據了解,去年,我市消防支隊成立了高層火災供水專題課題組,專赴上海、北京等地考察,並根據哈市具體情況和現有條件進行測試,成功研究出多種高層火災供水方法:斯太爾王消防車或歐曼消防車單車單泵供水,這種車可將水供到100米(約30層樓)高,如果超負荷作業,能供至153米;兩輛歐曼消防車疊加供水,此方法可將水供至200米以上;消防車和手抬機動泵耦合供水,手抬機動泵可供水高度為40米;市消防部門引進了壓縮空氣泡沫車,該車單車供水理論高度能達300米以上,在觀江國際居民高層住宅實際測試達到153.7米。另外,還可采用高噴車,供水高度可達90米;消防支隊又研究出新的一次性拋投繩方法來鋪設水帶,比以往從下向上逐層連接水帶節省了一半時間。
今年以來,哈市消防支隊投入近百萬元購置了訓練設施,對消防官兵進行人體耐力、爆發力、協調力的極限訓練。目前,我市已訂購了能昇高至90米的雲梯車,可救援30樓以上的被困人員,明年5月1日可投入使用。
常識正確掌握初期火災撲救方法
消防部門提示,發現起火應立即報警。報警時應說清著火地點、樓層、所燃物質等,並留下所有聯系方式。遇到火災應以救人為第一原則,並要選擇正確滅火方法:
———斷絕可燃物:將燃燒點附近可燃物移走;廚房火災應關閉有關閥門或通知供氣部門前來處置。
———冷卻滅火:主要方法是噴水或其他滅火劑,但對於某些油品或忌水物品切不可用水撲救。
———窒息滅火:利用容器、設備頂蓋蓋沒燃燒區;油鍋起火應立即蓋上鍋蓋;利用毯子、棉被、麻袋等浸濕後覆蓋在燃燒物表面等。
———撲打滅火:對小面積固體可燃物火災較小時,可用掃帚、衣物等撲打;但對容易飄浮的絮狀粉塵物質(如羽絨服)則不可用撲打方法滅火。
———阻止火勢蔓延:對密閉條件好的小面積室內火災,在未做好滅火准備前,先關閉門窗,阻止新鮮空氣進入。可能條件下,應向門上澆水。
———斷電滅火:一般低壓線路和電器起火應立即關閉電源,用二氧化碳、鹵代烷或乾粉滅火器滅火。
牢記十招逃生常識
———熟悉環境,記住出口。身處陌生環境務必首先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
———聽從指揮,防止混亂。一旦發生火災,一定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秩序地逃離現場。
———保持鎮靜,明辨方向。逃生時要往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逃生。
———不入險地,不貪財物。逃出火場後不要再次返回。
———簡易防護,捂鼻匍匐。可采用毛巾、口罩捂鼻,迅速匍匐撤離。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發生火災應選擇相對安全的樓梯樓道,千萬不要乘電梯逃生。
———緩降逃生,滑繩自救。利用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並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切記不能跳樓。
———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報警後確認救援人員很快到達,應暫避相對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如在室內,可用濕被褥塞住門縫防止濃煙躥入。
———緩晃輕拋,等待救援。被困樓內時,白天可通過在窗口等晃動鮮艷顏色的毛巾等或向外拋較輕物體求援;夜間可晃動手電或敲打東西求援。
———火已及身,切勿奔跑。通過脫掉著火的衣服或在地上打滾等方式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