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27日晚,燃燒了16天的亞運聖火漸漸熄滅,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我省體育健兒的成績和表現可圈可點,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優異、完美。
本屆亞運會我省有田徑、游泳、棋類、摔跤、射擊、自行車、舉重、籃球、手球9個項目15個運動員入選,代表國家隊參賽。較之上屆多哈亞運會的8人參賽7個項目,獲得3金,本屆亞運會共收獲9金4銀1銅,實現了參賽人數大幅增加,獲獎牌總數翻兩番的突破。
傳統優勢項目錦上添花
傳統優勢項目錦上添花,令我們喜上加喜。田徑名將李艷鳳,繼今年9月奪得田徑世界杯冠軍後,在亞運會上戰勝傷病,以66米18的個人本賽季最好成績摘金,並一舉打破2002年釜山亞運會由印度人辛格創造的64.52米的亞運會紀錄。
游泳名將焦劉洋成為女子游泳項目最大贏家,一人獨攬女子100米蝶泳、女子4×100米混合泳和女子200米蝶泳三項金牌,與上屆多哈亞運會個人最好成績的第五名,形成天壤之別。她用實力實踐了『沒有永遠的第一,我也不會是永遠的第二』的諾言。
我國女子籃球『一姐』苗立傑,帶領中國女籃以70:64戰勝亞洲勁旅韓國隊,衛冕成功,實現三連冠。以亞運三連冠核心主力身份完美謝幕籃球生涯,苗立傑給國內外觀眾留下了美好記憶。
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王皜,作為國際棋聯最新排名中等級分最高的中國棋手,是本次亞運會中國隊主力。在國象團體半決賽中,首先戰勝菲律賓國象大師,為中國隊進入決賽奠定基礎。在冠亞軍決賽中,又是王皜在第二臺執白先行在斯拉夫防御中經過54回合激戰,力克菲律賓特級大師戈麥茲,最先為中國隊確立了優勢地位,鼓舞了中國隊士氣,為中國隊奪冠起了決定性作用。中國首位女子象棋大滿貫棋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王琳娜,雖然奪銀稍留遺憾,但她表示,她和唐丹無論誰奪冠都是為中國隊爭光。
潛力項目臥薪嘗膽
潛力項目臥薪嘗膽,令我們充滿期待。女舉75公斤級『大滿貫』擁有者曹磊,正處在運動調整期。18日以總成績265公斤奪得該項亞運會亞軍,為觀眾展現了力拔山河的力量之美。她戰勝不定時抽傷腿積液的痛楚,在賽中技術的運用、動作的規范等方面,成為其他運動員的典范,贏得業內人士和觀眾好評。她認為,國內女子75公斤級舉重項目隊員十分空缺,作為一名老隊員主要是起帶頭作用,希望在這個項目上能有更多的優秀隊員湧現出來。她的目標已鎖定2012年倫敦奧運會。
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110公斤級古典式摔跤冠軍劉德利,積極配合教練為其定制的技戰術方案,帶傷苦練,實靶真練,為亞運三次推遲婚期。雖屈居亞軍,但劉德利毫不氣餒。把目標鎖定到倫敦奧運會的劉德利,將馬上投入到積分賽的比賽中。
新興項目彰顯績優
新興項目彰顯績優,令我們眼前一亮。自行車、手球、射擊作為我省夏季的非傳統項目,斜刺裡殺出黑馬,不斷搶金奪銀,讓人目不暇接。
以劉鑫、林俊紅為代表的我省女子自行車運動員,分別是由速滑和田徑改行練自行車的後起之秀。她們都具有從事自行車運動時間短、出成績快的共性。劉鑫以極強的速度、耐力、變速能力,毫無懸念地摘得場地自行車女子20公裡記分賽冠軍,實現了我省自行車隊歷史上的突破。2009年11月進入國家隊的中國女子自行車項目『准一姐』林俊紅,用三四年的時間,走完了別人七八年纔能走完的路子,成績提高明顯,在國家隊中佔有絕對的一席之地,有望成為中國自行車項目的主力。她在女子自行車500米爭先賽中奪冠呼聲很高,只因大賽經驗不足,屈居亞軍。但林俊紅畢竟纔20歲,年輕就是潛力和希望。
以沈著、精准、穩健著稱的我省射擊隊男子手槍速射運動員張健,發揮穩定,與隊友共同獲得男子25米手槍速射冠軍。他第一組的5射創出決賽最高環52.1環,遺憾的是沒把高環保持到最後。最終以778.2環的成績,獲得男子個人25米手槍速射季軍,實現了他亞運奪牌的夢想。
女子手球引進中國僅20年,我省運動員李兵是我國最早從事女手運動的,堪稱女手元老級人物,她與我省另一位年輕運動員周美薇等,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冠亞軍爭奪在中韓之間展開,李兵作為主力隊員,以犀利的球風、豐富的大賽經驗,組織、帶領隊員,奮力拼爭,最終戰勝亞洲霸主、20年來獲得五連冠的韓國女子手球隊,為國爭光。
縱觀我省競技體育的亞運之旅,入選中國亞運軍團的人數較上屆增加一倍,奪得獎牌數較上屆翻兩番;從項目的結構上看,傳統項目優勢依舊,空白項目從無到有,精彩不斷,充分昭示了近幾年龍江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和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