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今年年初齊齊哈爾市大項目建設推進會召開後,全市各地抓項目意識明顯增強,積極主動謀項目、找項目、爭項目、跑項目,前三季度項目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但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仍然不多,超50億和上百億的產業項目仍是空白;各地項目建設工作不夠平衡,有的縣區億元以上項目超過十個,而個別縣區只有一兩個;各級各地抓項目的能力、潛力沒有充分發掘出來。
在日前召開的『看項目、抓落實、促發展』總結會上,齊齊哈爾市委要求,開動腦筋,拓寬思路,想高招、用實招,圍繞優勢做文章,圍繞產業做文章,圍繞為大企業配套做文章,使招商引資工作在拓寬思路抓項目上狠下功夫,搞好長遠規劃,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圍繞優勢做文章
齊齊哈爾市提出,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要在瞄准行業巨頭,引進龍頭企業上下功夫。
在農產品加工上,進一步深度開發大豆、玉米、馬鈴薯、水稻等大宗農產品和甜菜、亞麻、花生、葵花、雜豆等特色作物,變原字號、粗加工為精深加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畜產品加工上,依托生豬、肉牛、奶牛和禽類等資源,深度開發畜禽產品,拉長加工產業鏈,逐步實現產品規模化、高端化、系列化。在礦產資源開發上,深度開發泰來和富拉爾基的油氣、龍江的銅礦和石灰石、碾子山的麥飯石、依安的高嶺土和石英砂、鐵鋒的地熱、克東等地的優質礦泉水等礦產資源,探索跨區合作的建設路子,變小資源為大項目、大產業。
圍繞產業做文章
按照壯大三大傳統產業和培育三新產業的總體布局,齊齊哈爾市正在加快謀劃建設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力爭用5~10年時間,使三大傳統產業和三新產業佔工業經濟80%以上。
中國一重、北滿特鋼、齊重數控、齊二機床、齊軌道交通等大型裝備企業是齊齊哈爾的『家底』。在壯大裝備制造業上,該市將充分發揮這些企業的價值,特別是借助中國一拖東方紅工業園項目落地建設和重型卡車、工程機械項目植入,通過推進石油開采機械等項目引入,實施模塊型、組合式、集群化發展,推動裝備制造產業整體昇級,進一步做大做強『金色』支柱產業。
『中國綠色食品之都』是齊齊哈爾的品牌。在壯大綠色食品產業上,圍繞與大集團、大公司戰略性合作,做強飛鶴、光明、蒙牛、伊利等乳品企業,大力發展『乳經濟』;做大北大倉、富裕老窖、黑土地等釀酒企業,大力發展『酒經濟』;扶持龍江元盛、克山雨潤、豐源肉聯等肉制品企業,大力發展『肉經濟』;支持中糧、錦秋等糧食加工企業,大力發展『糧經濟』。同時,在市縣兩級培育和引進一批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綠色產業鏈條,進一步壯大形成『綠色』支柱產業。在壯大煤油化工產業上,扶持齊化、黑化兩大集團做大做強,依托內蒙古東部地區的豐富煤炭資源和大慶及本市蘊藏的油氣資源,以合作促發展,推進煤炭和油氣資源開發,努力在俄油氣加工上有所作為,進一步壯大形成『黑色』支柱產業。
同時,積極搶抓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大發展機遇,在培育新能源產業上『出彩』。加快推進龍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建設,力爭2011年7月實現整車下線,3~5年內形成電電混合動力客車1萬輛、專用電機和控制器100萬臺(套)的生產能力。圍繞汽車產業配套,植入一批中小企業,形成完善的汽車產業體系,實現汽車工業集群化發展。依托豐富的風力資源,加快推進國華富裕風力發電二期工程,早日上馬大唐碾子山等6個風電場項目,同步引進大型風電裝備制造企業,使風電產業成為新興產業重要增長點。同時謀劃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等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擴張新能源產業鏈條。在發育新材料產業上,借鑒精鑄良公司建設高速鐵路新型配件產業化項目的經驗,依托裝備制造研發實力,引進新技術新成果,發育納米材料、碳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等產業。
圍繞為大企業配套做文章
大企業是齊齊哈爾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上項目的重要依托。原有的『八大廠』和新能源汽車、一拖大農機等企業,上下游產業鏈條很長,配套產業發展空間很大,按照企業采購鏈和銷售網,可以引進大的配套項目。
正在建設的中國一拖黑龍江現代農業裝備基地,僅一拖上下游企業就有1600多家,齊齊哈爾市將依據企業需要,圍繞基地超前謀劃、積極引進關聯項目,以此實現集群化、模塊化發展。目前,宇通機械制造公司圍繞為齊二機床等企業生產數控機床和高檔數控功能部件,做成了一個新產業。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齊齊哈爾市將按照中央和省委全會的要求,結合實際,把項目謀劃建設擺在第一位置。需要洽談對接的項目,抓緊時間在開春前進行;明年開復工的項目,各項准備工作將在明年2月底前全部完成;對項目建設的各種審批手續,相關部門要抓住冬季這個時機,積極主動上門幫助企業辦理,中華路街路改造、南站新區、棚戶區改造和勞動湖南擴等項目,需要上報審批的要爭取在冬季全部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