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蘭河傳》創作地現址
東北網11月29日訊 明年是著名作家蕭紅百年誕辰。哈爾濱市蕭紅研究者歷時半年重走蕭紅路,探尋蕭紅生命軌跡,令人遺憾的是,蕭紅當年諸多創作地已蹤跡難尋,位於武漢的《呼蘭河傳》誕生地已成為一片廢墟;蕭紅在上海的居所僅剩一處,目前作為普通民宅使用。然而,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各種傳記,以及探尋蕭紅的生命軌跡,跨越時空與她相會。
蕭紅研究專家、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葉君表示,蕭紅當年的創作地不僅為深入研究蕭紅提供相應佐證,同時,這些歷史名人當年的居所本身就是凝固的歷史,它們傳承了一個城市的文脈。
《呼蘭河傳》誕生地成廢墟
1937年10月,蕭紅經友人介紹住進了蔣錫金的房子———武昌小金龍巷21號。這段日子裡,蕭紅有很多空閑時間,她開始潛心構思和撰寫她的傳世之作《呼蘭河傳》。當時,一些因戰亂流亡到武漢的作家和藝術家經常到小金龍巷21號聚會,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注意,有一次特務找借口將蕭紅抓進了附近的警察局,董必武親自出面與國民黨當局交涉,警察局不久後釋放了蕭紅。
前不久,呼蘭河蕭紅研究會會員白執君趕到了小金龍巷21號,卻只看到了遍地的磚瓦泥土,蒿草叢生,當年的小院已徹底消失了。
當年結婚酒店鮮為人知
1938年蕭紅與端木蕻良在武昌的大同酒店舉行了婚禮,前來祝賀的主要是端木蕻良在武漢的親戚,此外還有艾青等一幫文化界的朋友,胡風擔任司儀。婚宴的氣氛十分熱烈。
在本次探訪中,為了尋找大同酒店,白執君在武昌曾經向多個相關部門諮詢,可始終沒有找到大同酒店。後來找到了武漢春秋雜志主編鄧先海先生纔得知,大同酒店位於漢陽大道上的一棟高大古老的五層大樓裡。
73年後的今天,大樓依然矗立在鬧市街頭。據介紹,這是蕭紅研究者首次發現該酒店。
上海住所僅剩一處

上海一處保留原貌的蕭紅創作地遺址。
蕭紅從1934年11月到達上海,上海是蕭紅生命裡程中最重要的一站,在這裡她結識了魯迅,並在魯迅的培育下成長、成名。
據介紹,蕭紅在上海先後住了四個地方。剛到上海她和蕭軍住在拉都路283號,現在這裡已改建成六層小樓,蕭紅當年租住的二樓如今住著人家。年底,蕭紅搬到拉都路441弄22號的二樓,現在,這裡的樓房已全部拆除變成了停車場。
1935年4月2日蕭紅搬到同在拉都路上的另一處小弄堂裡,那就是351號。現在只有這棟房子還沒有被拆毀,它成為蕭紅在滬生活的最好見證。『我來到這裡走訪了對門的63歲崔曉剛先生,他拿出一幅蕭紅當年在此門口的照片復印件給我看。照片上的門旁裝飾及窗口裝飾仍保留現在的樣子,75年過去,這裡已物是人非。』白執君感慨地告訴記者,1935年6月,蕭紅又搬了一次家,由於年長日久,這處住地已無法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