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30日訊 今年8月,市民張女士的婆婆患病需要人照顧,但張女士和婆婆的房子都只有五六十平方米,想要照顧公婆,最少需要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張女士和丈夫思來想去,必須買個面積大一些的二手房,一家五口人,三代人纔能生活在一起。由於國家調控政策頻繁出臺,張女士也盼著房價能有所回落,自己少花點錢。可是轉眼兩個多月過去了,相中的房子不但房價沒掉,次新房、好小區的二手房價格似乎還高了一截。『國家打壓房價,近期房價也許能降,但買房是必須的,等不急先買了』,張女士跟房主談妥的價格,150平方米,每平方米3800元,先交了20%房款後,一兩天時間就辦妥了公積金貸款,交了全款。
陸先生急於買房是因為孩子明年九月就要上中學了,至於房價是否能降,能降多少,他等不急了,為孩子著想,還是選個在好學校學區內的房子要緊。上周,陸先生利用商貸在三中附近購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
記者在市產權處統計信息中看到: 8月、9月、10月新建商品房均價分別為4429元,4442元,3774元,且10月較去年同期新建商品房交易戶數及交易均價分別下降56%及17%;二手房交易戶數分別為1381戶、1109戶、984戶,二手房總交易面積三個月呈逐漸下降趨勢。據產權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盡管國家調控政策密集出臺,非剛性需求的市民大多數選擇等待觀望,而類似新婚、孩子上學等一些不買房就解決不了需要的一族仍然是交易主體的支橕者。跟開發公司售樓人員軟磨硬泡淘價優的新房、或頻繁跑房屋中介,或到處看房屋買賣啟事,祈盼著能在房價的『高個』中淘個『矬子』,是『剛需』省錢出路,至於今後房價是漲是跌,顯然比不上迫在眉睫的住房需求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