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大學生求職『陷阱』多 學校總結『十大陷阱』講防范對策
2010-11-30 09:47: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0日訊 這段時期,正是各高校應屆畢業生走上社會求職的黃金時期。然而,由於大學生們心地單純且求職心切,一些不法機構便抓住他們的這些弱點和心理,設計了諸如詐騙錢財的假招聘,求職先交抵押金,提供勞動無報酬,完成任務有底薪等等一些『陷阱』,讓一些求職的大學生們吃了不少虧。

  大學生求職遭遇陷阱

  不久前,哈爾濱市某高校大學畢業生小劉在一家企業面試通過後,被要求交500元服裝費,然後纔能簽合同、培訓,再開始工作。無奈下,小劉交了500元錢,交費後,她同該公司簽了勞動合同,上面還特別注明:如因個人原因辭職或自動離職,公司不予退還,服裝費由自己承擔。上班後,小劉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辭職並退還服裝費,被對方以簽有協議為由拒絕。

  大學生小周最近也遭遇了一次『求職陷阱』。他在一家公司應聘『市場部經理』後,第一天滿懷欣喜去上班時,公司老總卻讓他這個『經理』去推銷產品,美其名曰『了解市場』。『我在那兒乾了快一個月,天天出去推銷。』小周告訴記者說,一名與他關系不錯的員工偷偷告訴他,公司最初招聘時就是要招推銷員,怕招不來人,故意說成是『市場部經理』,聽到這個內幕,小周纔知道上當了。

  『公司以試用為名,試用期一滿就以各種理由辭退大學生。這種以專騙大學生進行免費工作的招聘讓不少大學生吃了虧。』大學生小宋也告訴記者這樣一件事,他在某公司找到了一份推銷汽車用品的工作,結果試用期20天做滿後,和他一起應聘的8名同學全部被辭退,原因是未完成任務。而且,招聘時口頭承諾的底薪800元,也沒有按實際工作天數發放,只給了200元。

  學校總結十大『陷阱』

  開講座講防范對策

  針對大學生求職經常遇到的各類陷阱,我省各高校紛紛開展了講座。

  近日,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的王秉春老師為學校07級、08級同學進行了勞動就業講座,著重講解求職中所遭遇的詐騙錢財假招聘、求職先交抵押金、提供勞動無報酬、試用為名使用廉價勞動力、完成任務有底薪、誇大崗位『經理』變『推銷員』、給一份錢乾多份活、以考試為名『竊取』創意、收取費用提供虛假招聘信息、名義招聘實則誘人犯罪等『十大陷阱』的防范對策。

  在講座伊始,王老師為大學生們播放了一系列職場騙局的視頻,其中有大學生網上參與求職卻險些被侵害;月嫂集體被拖欠工資而老板卻卷款潛逃等案例。一個個案件都讓同學們驚訝不已,原以為簡單的求職原來竟是危機四伏。之後,王老師進入了講座的主題——勞動就業中的陷阱與防范對策。在這個過程中,王老師聯系視頻與一些身邊的求職案例為同學們講解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和勞動合同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中一個案例說到一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因為合同裡寫著他是『不定時工作制』員工,所以不能有加班費。對此,王老師講到這也是一處陷阱。所謂『不定時工作制』是工作時間不固定的工作崗位,而且一般這些崗位都很特殊。例如:一些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王老師建議大學生們在求職時要調查了解招聘單位的合法性,拒絕不合理收費項目,到用人單位進行實地考察,注意入職條件、試用期和工資的規定,不要盲目參加招聘考試。一旦發現上當受騙,應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公安部門報警,尋求法律保護。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