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每個人的終身發展奠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黑龍江省教育廳廳長張永洲解讀黑龍江《教育規劃綱要》
東北網11月30日訊 (王淑雲 趙廣 廉世民 記者曹曦) 11月30日,記者就《黑龍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有關情況,采訪了中共黑龍江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張永洲。
問:編制黑龍江教育規劃綱要采取了什麼樣的領導機制?
答:編制《黑龍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是黑龍江省委、政府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綱要》部署,優先發展教育,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吉炳軒書記七月份主持省委常委會專題傳達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就黑龍江教育發展和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五個始終堅持』和把整個教育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一起來、協調推進的基本要求,為綱要編制指明了方向;十一月主持常委會,專題審定綱要文稿,確定未來全省教育改革發展總體戰略任務和目標。王憲魁省長主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匯報、審議綱要文稿、討論決定編制工作重大事項,還主持召開社會各界代表座談會直接聽取意見。成立領導小組專項推進編制工作,有關省領導靠前指揮組織協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為綱要編制提供了堅強保證。
問:黑龍江教育規劃綱要的基本定位、核心理念和總體要求是什麼?
答:綱要在定位上既深入貫徹國家《綱要》精神,又充分體現省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部署,體現與大局協調推進;在理念上立足為每個人的終身發展奠基,立足服務國家戰略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解決重大發展問題和推動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標准上站位求高、質量求高,力求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符合黑龍江實際。
問:黑龍江教育規劃綱要確定的總體目標和發展任務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率先進入人力資源強省的重大目標。具體來說,學前教育,要健全體制機制、落實政府責任、實施以農村為重點的學前教育發展項目,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義務教育,要按照省市統籌、以縣為主、城鄉一體、全面建設的原則,繼續實施好學校標准化建設項目,基本實現區域內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圍繞『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組建若乾職教集團、深化校企合作;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5%,深入實施質量工程,改革人纔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創新人纔,圍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推動創新、服務發展;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創新培訓模式,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全民搭建現代化學習平臺。
問:黑龍江教育規劃綱要的亮點、區域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綱要》力求有所創新和突破,體現黑龍江特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力求在核心理念上實現突破。第一,把人本核心理念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服務人民、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和服務民生改善。『為每個人的終生發展奠基』,是龍江教育發展史上第一次對以人為本執政理念在教育領域貫徹的凝練;第二,發揮教育整體功能,突出教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這一核心理念。兩個服務、兩條線並行貫通全篇。
二是力求在目標設計上實現突破。在對我省人力資源狀況和人纔培養能力認真測算基礎上,提出『率先進入人力資源強省行列』戰略目標。按現有能力測算,到2020年全省普通本專科可培養畢業生253萬、中職183萬。
三是力求在項目設計上實現突破。精心設計各級各類教育重大發展項目,使戰略任務落實有新依托。還提出發揮地緣、歷史、文化優勢,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優質資源,實施『留學龍江計劃』等一批國際交流合作項目,打造國家面向東北亞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四是力求在體制機制上實現突破。在我省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政府主導的學前教育體制,集中力量在『十二五』期間建設1200所公辦幼兒園,解決群眾子女『入園難』問題。
五是力求在改革上實現突破。除國家《綱要》確定的改革試點項目外,針對實施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和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需要,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人纔保障綜合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