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衛華 |
黑龍江新聞網訊 每年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前後都是劉衛華最忙的時候,除了正常在病房內為艾滋病人治療,她還要參加各種關愛艾滋病人團體搞的活動。47歲的劉衛華說:『我是治療艾滋病的醫生,但是靠單純治病,始終無法解決艾滋病人的社會現狀,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正確認識艾滋病,給艾滋病人以關愛。』
11月30日上午,記者在省農墾總醫院見到劉衛華時,她剛從病房出來。『我們感染科現在有10名艾滋病人,每天上午查房,我不但要檢查他們出現的新病癥,還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問題。』劉衛華說,『我是一名治療艾滋病的醫生,想辦法治好患者的病是我最關心的事情。』
女孩無助眼神
讓她堅定『治艾』決心
在省農墾總醫院門診大樓後面,有一棟二層小樓,在這棟上世紀80年代的建築內設有我省治療艾滋病的重點科室,住在這裡的艾滋病人是省內各大醫院中最多的,他們都由感染科副主任劉衛華負責治療。
2004年9月,一批艾滋病感染者被送進省農墾總醫院,按照院裡的部署,感染科醫生劉衛華開始為艾滋病感染者治療。『艾滋病感染者中有一名14歲的女孩,感染艾滋病後,她瘦得只有27公斤,貧血也很嚴重。她一邊說讓我救救她,一邊用無助的眼神看著我,當時,我的心被震撼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艾滋病人的治療工作。』
每天接觸病患感染艾滋危險隨時存在
『剛接觸艾滋病人時,我全副武裝,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打針時非常不方便。後來,臨床經驗多了,發現根本沒必要穿防護服,而且這樣做還容易引起病人的反感。』於是,劉衛華脫下了防護服,只穿白大褂、戴口罩。為了讓病人們不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劉衛華和護士都是不戴手套為他們打針的,而這對醫護人員來說具有極大的風險性。2009年,劉衛華在為一名艾滋病人打針時,不慎將左手手指劃破,幸好只是虛驚一場。
男青年延誤治療她因惋惜而流淚
『從2007年開始,我每年治療的艾滋病人都達到百餘人次。剛開始從事這項工作時,很多朋友都遠離我,幸好我愛人是研究藥品的,對艾滋病有了解,很支持我。』劉衛華告訴記者,朋友的不理解她可以忍受,但艾滋病人遇到的不幸,卻經常讓她落淚。2009年夏天,一名25歲的男青年被家人抬到醫院,當時他已經昏迷不醒。經過一天一夜的搶救,他纔蘇醒過來。他告訴劉衛華,自己曾連續發燒兩個月,因家裡困難,一直瞞著家裡,直到昏迷不醒。由於延誤了治療,盡管劉衛華盡力救治,3天後,這名男青年還是去世了。『如果他能早來3個月,完全可以活更長時間。』劉衛華流著淚說。
患者病情好轉她激動得一宿沒睡
劉衛華是感染科醫生中查房時間最長、值夜班最多的。『艾滋病人除了治療,還需要心理支持。因此,每天查房,我在查看病情之外,還要詢問他們的心理變化。』劉衛華說,雖然很辛苦,但她也有自己的快樂。
35歲的劉女士的丈夫死於艾滋病,2009年,劉女士來到劉衛華這裡進行系統治療。『前幾天,劉女士給我打電話,說她的CD4已經達到了595,這說明她的免疫力已經恢復得非常好了。』劉衛華說,得知這一消息,她激動得一宿沒睡。
劉衛華告訴記者,她很感謝自己的病人,是他們的信任鼓勵她一直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