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海林農場脈脈歐風入畫來(圖)
2010-12-01 10:04:5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農場的自然風光與北歐風情完美融合。

  黑龍江新聞網訊 初冬的林海雪原,銀裝素裹。車窗外起伏的山丘、綿延的林帶與白茫茫的田野就像是一幅線條蒼勁的水墨丹青,不斷變換著角度。

  海林農場位於素有『林海雪原』之稱的海林市長汀鎮附近,距鏡泊湖47公裡、距火山口森林公園60公裡、距渤海國遺址30公裡,距中國雪鄉雙峰林場120公裡、距亞布力100公裡,距楊子榮紀念館60公裡、威虎山影視城90公裡,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當之無愧的我省東南部黃金旅游帶的重要節點。農場小巧精致,兼具自然風光與北歐風情,宛如一顆珍珠,與周邊著名的旅游名勝相映生輝,共同編織成我省東南部地區的黃金旅游線。兩年前,海林農場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AAA級北大荒北歐度假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農場,發展成全省知名、國內有名的旅游名鎮。

  北國風光特色游

  農場地處北緯44°25′,東經129°7′,海拔高度430米,周圍是1.58萬平方公裡的張廣纔嶺原始森林,群山環繞、林豐水秀、空氣清新,自然景觀酷似北歐風光。

  農場黨委書記周錄春介紹,農場最大的旅游資源就是有山有水,翻過一道漫崗必有一道水系。境內最大的水面就是雙峰水庫,蓄水量達1160立方米,湖面有3000多畝。依水而立的雙峰山林木茂盛,有100多個樹種,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和野生植物園。依山傍水而建的雙峰山莊,由四座半山別墅組成,每個房間都設有獨立的觀景平臺,窗窗見景,移步換景,可同時接待游客100人。站在雙峰山賓館的高處,可以俯矙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間的農場新城全貌。

  沿著雙峰山莊通往湖畔的甬道拾級而下,新落成的國賓館裡,工人們正在忙碌著最後的收尾工程。這個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設計院設計、投資2300萬元的精品建築將成為這裡休閑度假游覽的一處新景觀。周書記介紹,明年這裡還將建設新會議中心和水上游樂中心,開展森林野生動物養殖和狩獵等旅游項目。今年全長23.3公裡的環湖路路基施工將全部完成,從海林農場連接周邊旅游景點的多條高等級公路正在規劃和擴建之中。『路修好以後,這裡的旅游會更火!』

  除雙峰山外,在海林農場境內能叫出名字的山還有:琅琊山、冒山、馬鞍山、長蟲山、龍頭山等。幾年前,農場公路站在龍頭山附近施工挖沙時,發現了月牙刀、石斧等石器,去年海林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員考證,發現一處佔地面積大約3萬平方米的商周時期古人類居住遺址,並出土大量粗夾砂陶、殘石磨盤、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這一重大發現,使這一地區有人類居住的歷史提前了上千年。

  海林農場真山真水的原生態風光,不僅吸引來大量的攝影愛好者,還成為影視作品的創作基地。大型電視連續劇《闖關東》(中篇)的多處拍攝場景,就選在海林農場。中央臺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角兒》中的四場戲28日在這裡剛剛拍完。

  北歐風情體驗游

  雪後的清晨,漫步海林農場場部,仿佛置身童話的世界。錯落有致、造型各異的北歐風格新型住宅在晨輝中格外迷人。

  一棟棟小樓依坡而建,家家各種設施齊全,戶戶用上了新能源(沼氣、太陽能)。夏季,這裡房屋間綠樹環繞、草坪鋪地、溪水潺潺、甬路通暢,周邊與創新廣場、三島湖、林海植物園、綠色長廊、健身場、休閑亭等公共設施融為一體,人們稱贊這裡是『中國的北歐村』。

  農場在城鎮規劃設計上,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不拘一格,宜房則房、宜水則水、宜林則林、宜園則園,科學合理地利用每一塊土地、每一棵大樹、每一座房子。像三島湖水上公園,就是在六個廢棄的魚池上打通,形成三島一湖,具有江南園林特色,集游泳、垂釣、休閑於一體。在海林農場,城建設計規劃中的山、水、園、林,無一不是真山、真水、真景色。

  為了高起點規劃農場新城,農場先後請來國內外十幾家建築設計院,在農場豐澤園、潤豐園兩處近百棟北歐風格的住宅群中,每一棟建築都融入了人文元素,體現個性化特色。場長劉連學反復重申這樣的觀點:融入建築美學、功能完善的樓群,不僅50年、100年不落後,而且將成為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凝固藝術。

  海林農場的北歐風情不僅體現在建築風格上,更體現在環境的營造和愛護上。『春天栽小樹、秋天栽中樹、冬天栽大樹』,幾年來,800多棵樹齡幾十年的大樹成功移進場部,最大的一棵是樹齡52年的樟子松。通過長年植綠實現了農場兩季有果看、三季有鮮花、四季常青綠。在場部,到處都能看到分類垃圾箱,宣傳部長王瑋介紹,別說白色垃圾,就是地上有一片紙屑,不論是老人還是孩子,大家都能主動撿起來,在海林農場真正實現了零垃圾。

  循環經濟低碳游

  到海林農場一定要到聖澳,不僅因為聖澳合作牛場是全省最大的進口奶牛良種繁育基地,更因為它聯系著循環經濟的產業鏈。

  海林農場共有13處標准化奶牛養殖小區,養殖奶牛1.1萬頭。為了解決奶牛集中飼養帶來的大量糞便污染問題,保護好環境,農場經過多方考察和反復試驗,突破了北方高寒地區不能建設大型沼氣站的禁區,2005年投資458萬元,建起了日處理牛糞40噸,日產沼氣1200立方米,可供1000戶居民炊事用氣的綠源沼氣站一號站。2007年又建起了綠源沼氣站二號站。如今,綠源沼氣站成為全國養殖場中規模最大的沼氣生產基地,年產沼氣100萬立方米,除為1100多戶居民提供炊事用氣外,還成功實現沼氣發電。用於聖澳合作牛場榨奶站、甜菊糖?廠生產車間和農場廣場景觀燈照明。通過改變沼氣池輔助增溫方式,由過去單一靠鍋爐燃煤增溫,變為沼氣發電餘熱、太陽能熱水和糖?廠排放的有機廢水混合增溫方式,實現廢物的零排放和能源的循環利用。

  沼氣站每年產出有機沼渣肥2000噸、沼液肥3萬噸,在農場的采摘園裡,葡萄、西紅柿、黃瓜,這些蔬菜和水果所用的肥料就是沼渣和沼液,用沼渣沼液灌溉的有機水稻達3000畝。記者在沼氣提純車間看到,投資800萬元建設的沼氣提純及轎車油氣兩用項目正在調試之中,廠領導介紹,不久,用提純沼氣充當新能源的汽車將成為場區內的公共交通工具。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