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這溫暖如春的樓房,真像做夢似的。』拿到廉租房鑰匙已經好幾天了,可林口縣林口鎮居民周曉蘭仍是一臉喜氣。這是林口縣深入開展『民生建設系列年』活動的一個縮影。
發展是重民生為大
林口縣委在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把最終落腳點放在了民生建設方面,由開展民生建設年活動到開展民生建設提昇年活動,徹底把發展成果惠及於百姓,確保每年縣級財政對民生建設投入遞增50%。今年投入民生建設資金達到1.2億元,是2008年的20倍,林口縣逐漸織實『民生之網』,『民生蛋糕』越做越大。
精心編織『保障網』
今年林口縣在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最終確定22件利民實事,其中第一項就是要加強社會保障功能,完善百姓的基本保障。為此,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協作,到10月末,城鎮低保戶標准已由180元/月提昇到221元/月,實現動態新增低保戶986戶1552人;農村低保戶也由800元/年提昇到1200元/年,實現動態新增低保戶1486戶。作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三年累計參合人數達到20.8萬人,參合率達到了98.3%。
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該縣實施了三類九項公共衛生服務,對1.5萬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免費體檢,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16萬份,並且為退休職工建立了個人賬戶;標准化衛生所建設已經完成70%,12個鄉鎮200個村配備了134萬元的先進醫療設備,基本醫療保障網絡已基本健全。
完善基礎『設施網』
吃水難一直困擾著林口縣鎮內10幾萬居民,林口縣第二水廠暨古城供水工程的正式竣工,標志著林口縣不能實現24小時供水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近年來,林口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鎮化和工業化雙拉動。三年累計完成城市建設總投資達10.85億元,先後完成二十幾個市政工程。今年,還啟動實施『綠色城鄉、花園林口』創建工程,縣城內綠化工程總投資達1060萬元,縣內綠化覆蓋率達到14%,人均佔有綠地面積提高到16.25平方米。城鄉居住條件、衛生環境和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山、水、園、林、居有機融合的宜居林口已經初具規模。
陽光透明『安居網』
棚戶區一直是困擾安居工程的『瓶頸』問題。幾年來,該縣加大對棚戶區改造力度,采取招商引資、異地置換等方式進行棚戶區改造,出臺陽光拆遷辦法,全面推行拆一還一,保證動遷居民按時回遷。為解決貧困家庭的居住困難,對申報經濟試用房、廉租房的用戶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公開透明,做到了先公示後入住。三年來,全縣棚戶區改造總投資7.8億元,完成開發總面積27.48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78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644套。實施了暖屋子工程,投資1400萬元調整供熱布局和設備更新,制定出臺了供熱管理辦法,讓群眾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
擴大政策『惠民網』
讓黨的惠民政策進農家,農民真正得到實惠。幾年來,林口縣全面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引進牡丹江東興集團在林口開辦了東興超市,並做為林口縣『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配送中心。目前,共新建、改造農家店321戶,鄉級農家店覆蓋率達100%,村級農家店覆蓋率達75%以上。深入實施了『家電下鄉』市場工程。到10月末,累計銷售9大類家電產品1.9萬臺,銷售金額3289萬元。農民已享受補貼資金420萬元,汽車、摩托車累計銷售3436臺,銷售金額7700萬元,農民享受補貼753萬元。
全力構築『安全網』
緊緊抓住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有利契機,實施『村村通』工程,讓百姓出行不再難。三年累計完成公路工程建設總投資17.5億元,建設鶴大高速公路雞西至牡丹江林口段主線一級改高速、雞訥公路林口至大羅密段主線及5條支線、方虎公路等高等級和次高等級公路452公裡,建設通村公路裡程707.4公裡,全縣最後一條通鄉公路林口至三道通近期可貫通通車。全縣設立電子監控點85處,群眾安全感達到95%。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平安縣,被國家六部委評為平安暢通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