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輪到我下廚。
這個太瘦,我要挑個『健壯』的!
今天輪到我下廚。
『趁著沒人,我先嘗嘗。』
吃完晚飯娛樂一下!
東北網12月6日訊 現在許多年輕人通過拼租房、拼餐費、拼娛樂、拼購物等方式踐行『低成本』生活模式,在『月光族』流行的年代,似乎這種『瘦身』低成本生活更受年輕人的青睞,尤其是大學校園裡的學生們。
近日,就讀於哈師大的劉明同學說起他的大學生活,可謂非常『低成本』。劉明同學告訴記者,去年考上研究生的他和寢室幾個好友一起辦理了走讀手續,並在校區內的家屬樓每月花600元租了一間三室一廳的毛坯房,每年每人僅住宿費一項就省了300元,幾人還立起了鍋灶,一切都由自己做,其他的日常開銷都是他們幾個人決策的『計劃經濟』。
A 合租想法的萌生
說到合租生活,劉明向記者娓娓道來,自從去年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後,他就萌生了過合租生活、快樂又省錢的念頭,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同寢室的三個好朋友。聽劉明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四人一拍即合,並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但首要的是要先找一個合適的住所。
劉明告訴記者,那段時間,每天上完課,幾人就分頭在學校附近尋找合適的房子,每到一處,都會記錄下房源的信息。經過一周的走訪,他們記下了50多處備選房。整理後,幾人一致認為家屬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很不錯。但是就只有他們四個人,租住下來不劃算。幾個人在寢室正商量的時候,隔壁寢室的童樟跑了過來說:『我想加入你們,樓下還有三個同學也對你們的想法很感興趣,我把他們叫來,大家商量一下。』很快,八個人湊到了一起,坐下商定後,決定就租這套家屬區的房子。
B 快樂的省錢生活
8個人入住後,兩人一個房間,劉明對記者說,雖然是毛坯房,但幾個人經過簡單整理後,屋子很乾淨。童樟笑著說,『當時在鋪地板革時,還把我手指劃破了,開門紅啊!』8個人制定了詳細的分工表,每周開火六天,每周兩人一班,負責這周去早市買菜、洗菜、做飯、洗碗、拖地等。周六集體大掃除,周日全體休息。
11月29日,記者來到了8位同學的『幸福屋』,記者注意到雖然屋內的設施並不多,但都是整齊的擺放著。童樟拿著拖布正在打掃衛生,他笑嘻嘻地介紹說:『我們屋內的家用電器很多的,8臺電腦、電水壺、電飯煲、還有房東留下的電冰箱,雖然冰箱不怎麼用,但這可是個大家電。』記者隨童樟來到了他和劉明的房間,映入眼簾的是20平米左右的房間內,擺放著兩張單人床,床上被褥疊放得非常整齊,還有一張辦公桌、上面有兩臺電腦,窗臺上兩個藍色的暖瓶,童樟介紹說:『我倆的屋子是淺色調的,淡黃色的地面、藍色的窗簾、白色的牆壁……,都是我設計的,淺色調會讓人感覺很舒服,能幫助緩解疲勞,細節決定品質。這周我要把屋子收拾的乾淨些,大家的健康由我負責。』
童樟向記者介紹了他這周輪值的主要工作,周一、周四早上5點起床,和劉明一起去學校側門的一處菜市場,大批量購入8個人三四天的菜品,還有負責一周的室內衛生。童樟頗感自豪的說,挑菜、買肉、砍價現在他最在行。既想買便宜的,又想挑好的,這就需要功夫了,早市上,大部分青菜都是新鮮的,但是也有部分菜商低價出售前一天的青菜,買這樣的青菜不但能省錢,當天做當天吃很劃算。童樟說:『買菜、挑菜容易,這最難的就是早上5點起床,劉明每次都得叫我三回纔能起來。』
劉明對記者說:『童樟是我們幾個人中最會購物的,也是最有生活品味的,大個子管廖則擅長縫縫補補,幾個人中誰的衣服破了都找他處理,最受大家歡迎的是大廚老六,也就是我,正好到午飯時間了,今天我給大家露一手。』
『來,來,童樟,你幫我忙,今天我主廚,大家來,點菜!』劉明捋著衣袖大聲說。『我要吃家常涼菜,我要醬燉豆腐,我想吃紅燒排骨……』大家爭搶著報菜名,『大廚』劉明在廚房裡忙活起來,童樟則幫著洗菜、切菜。『白菜,要切條還是切片,還有黃瓜要切什麼形狀?』童樟手握菜刀躍躍欲試。『白菜一顆切絲,黃瓜6根切塊』,劉明交代完後,童樟拿著裝菜的小盆對記者說:『哈哈,我們都是用盆裝菜,大口吃肉,大口吃菜,我們是現代版的梁山好漢。』只見一旁的劉明已經開始施展絕技了,很快一道醬燉豆腐出鍋了。
半個小時後,大家圍在桌前,管廖聞著香味說:『快點發筷子,餓死了。』童樟笑著說:『別急,還有一道西紅柿雞蛋呢。』菜全都上桌後,大家開始吃起來,『嗯,太好吃了』、『香,好香啊』……劉明聽著大家的誇獎高興的笑著。
8名研究生『家』的一角。
吃完晚飯娛樂一下!
C 八個人每年能省兩萬八
吃完飯的劉明泡了一壺綠茶,端起茶杯劉明回想起這一年的『拼客』生活,頗有感觸的對記者說,8個人一起生活一年了,相處得非常融洽,每天都過的很開心。剛開始管廖加入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家境富裕的他過不了這種生活,讓大家意外的是,他不但能吃苦,還成了大家的管家婆,他的縫補技術是一流的,衣服破了都找他修理。
劉明作為8個人中的帶頭人,負責每個月的資金管理,每筆消費他都有詳細的記錄。劉明算了一筆賬,宿捨費:8個人租房費一年7200元,而學校宿捨費每人每年1200元,共計9600元,8個人宿捨費節省了2400元,平均每人節省300元。伙食費:劉明告訴記者,如果每人一日三餐在學校食堂,早餐一個包子、一張餅、一碗粥約需3元,午餐、晚餐各10元,這樣下來每人每月約700元。而自己做飯、做菜每人每月約支出360元,加上每月人均水電煤氣費40元,每人每月支出400元,與食堂用餐相比則省了約300元,8個人每月可節省飯費2400元,一年則可節省約28800元。
劉明告訴記者,他們8個人攢下錢後,就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拿出總額的10%捐給學校的愛心服務社,幫助貧困大學生。留出50%作為明年的生活公共費用,幾人商量用剩下的40%去旅行。劉明說,說到旅行,是我們幾人的共同愛好,我們計劃明年春天,選定路線,大家騎單車出游。
D 低成本生活必須能吃苦
劉明對記者說,平時看似節省幾十元,不算太多錢,但是一年下來會發現省下很多。也有一些大學生用另類的眼光看他們的生活方式,但劉明說,『現在都在提倡低碳生活,而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種低碳生活。對於日常的開支,他們通過提高購物的技巧,貨比三家,懂得如何挑選物美價廉的商品。他們還經常在夜市上買東西,這不是小氣,也沒感覺買地攤貨不好意思,只要會省錢、會花錢,會鑒別商品的質地,你就能做低成本的生活達人。』
管廖介紹說,身邊有好多同學想加入我們的隊伍,他們很贊同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也很想對同學們說,這種生活方式要能吃苦,也會消耗一些時間和精力,不過他認為是很值得的。通過這種生活方式,他改掉了早上睡懶覺的習慣,這一年,上課從來沒遲到過,令他感受最深的是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容易,這成了他改掉了亂花錢的壞習慣最好的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