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8日訊 昨天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韓冬炎在市黨政機關辦公中心主持召開了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座談會。韓冬炎在會上強調,高校的發展對我市地區發展影響很大,應當及時掌握一些地方經濟發展的信息,同時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應當多為高校搭建平臺,相互促進,使我市經濟社會在『十二五』期間進入發展快車道。
來自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高校的十餘名專家學者參加座談會。大家紛紛建言獻策,為我市『十二五』規劃出謀劃策,發表對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城市建設的建議和想法,並針對高等院校的發展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
在聽取了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後,韓冬炎說,大家對於我市的產業、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好的建議和意見,相關部門將進行整理,針對學校提出的具體問題也將具體解決。高校發展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應該相互促進。
韓冬炎強調,我市作為農業大市,高校與我市農業發展間的合作空間非常大。今年我市糧食產量達到100億公斤,創歷史最高,這與我市農業規模化經營有密切關系。農業發展得好不好,應當以農民增收為准,因此調節種植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勞動力轉移也是農民增收的渠道之一,這就要在農業生產產業化的基礎上來實現,希望能通過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讓農民朋友帶著知識和技能走出去。而牧業發展也是農民增收發展的出路之一,以乳業發展最為突出,我市的20家乳制品企業年產210萬噸,我市應當在增加奶牛單產和增加奶牛存欄兩方面同時下功夫,各高等院校也應在標准化養殖上同奶牛合作社等尋求合作,將縣域經濟轉變成區域經濟。同時,努力把綠色生產基地發展成綠色食品加工基地,積極發展雜糧加工生產,這就要求高校在種子培育、基地建設、標准化種植等方面積極介入,進行合作。
針對工業方面,韓冬炎要求,我市在『十二五』期間,各工業企業將有跨越式發展,將把富拉爾基區打造成1千億產值園區,同時在『哈大齊』工業走廊高新區建設中要產學研相結合,這就要求各高校積極同地方發展相互促進結合,並為各高校研發成果的轉化提供有利條件。我市工業園區的建設和大項目的引進,使工業產能將不斷擴大,工業發展將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很大的起色。這就需要高校與各園區多進行合作,提供專業性指導,緊緊與產業相結合、與產能相結合、與地域相結合,特別在發展戰略上為政府多提好的意見。
韓冬炎指出,在第三產業發展方面,我市正在打造『三線一面』的建設格局。三線是指:紮龍一條線,打造生態旅游;中華路改造一條線,綠化、街面、文化等相結合;勞動湖南擴一條線,將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向游人展示,把湖作為旅游長廊。一面則是指將在南苑建一個『新城』。第三產業的發展當前最重要的當屬旅游業發展,以旅游促進城市建設,促進城市服務水平更高,帶動城市文明素質的提高。他希望各高校積極支持並投身第三產業發展,獻計出力。
韓冬炎最後說,地方同高校間相互應多傳遞信息,找到合作結合點,地方也應多搭建合作平臺,同時也希望各高校能夠為齊市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出力,在鶴城經濟社會發展這個舞臺上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