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網絡盛傳『音頻毒品』專家:此類音頻可引誘嘗試真毒品
2010-12-08 17:27:3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訊(記者 岳雲雪)近日,一種被稱為『音頻毒品』的音樂在網絡走紅,這種音樂可以改變人腦狀態,讓人陷入類似吃完迷幻藥後的瘋狂狀態。專家提醒,此類『音頻毒品』會給部分人群帶來一定程度的身心傷害,甚至會引誘個別人去嘗試真實的毒品。

  據了解,『音頻毒品』,又名『聽的mp3毒品』,最早源於意大利。它主要通過控制和刺激腦電波中使內心平靜的α波長(7-13Hz)、令人緊張和興奮的β波長(14-30Hz)以及使人處於清醒和夢幻之間的θ波等,從而引發心理變化。『音頻毒品』可以使人進入幻覺狀態,產生一種類似吸食毒品後的幻覺效果。由於『音頻毒品』屬新生事物,既不是毒品,也不是淫穢物,我國法律法規目前對此還沒有什麼限制。

  記者在互聯網上搜索發現,被稱之為『毒品』的音頻的確不少,而這種音頻給記者帶來的感受就是眩暈、不舒服。在一些網絡論壇中,不少網友也發表了接觸此類音頻的感受。很多網民對在網絡上不斷傳播的這個『藥』很感興趣。一位網友稱,一開始以為沒什麼效果,但聽一會兒就開始從腳尖湧上一股寒氣,非常清爽,倦意頓時全無。也有不少網友提出副作用和中毒性。其中有一位姓王的網友表示,聽到一些類似拉鋸聲的噪音,聽了十幾次就感覺頭非常疼,但為了看(在幻覺中看到的)絕世美女,只能再去聽。

  據心理學專家稱,當聽者在安靜、私密的空間中閉眼專注某一事情時,人的腦波和清醒時本就不同,當聲音經由耳朵傳遞到聽覺中樞時,也會激發起人們不同的情緒體驗。至於有的人聽到的是噪音,有的人聽到的是樂音,可能因為聽者生活背景、經歷不同,聲音所能激發的體驗也不同。哈爾濱醫科大學精神科專家表示,單方面從外部受到特定刺激時腦電波會改變的觀點完全沒有醫學根據,那僅僅是安慰劑效應。越是容易輕信別人的話而且敏感的人,越容易自我催眠。但不排除有『中毒』的危險。

  記者8日從省公安廳獲悉,這種令人產生幻覺的『音頻毒品』是由不斷重復的類似輪船汽笛聲的音符組合而成。可以令人產生幻想和遠離現實世界的興奮感。目前,這種音樂在青年學生、甚至年輕白領中很受歡迎,大家覺得很『潮』,不斷有人想要親身體驗。這類音樂通過互聯網傳播,免費下載。警方調查顯示,這種新鮮事物給嘗試者帶來的只有身心傷害,長期『品味』這種『音頻毒品』會導致頭暈目眩,破壞聽覺,麻痺中樞神經,過度興奮摧垮身體,甚至引誘人嘗試真實的毒品。

  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此還沒有明確限制,警方建議相關部門及時評估『音頻毒品』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判斷這種流行事物對社會秩序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強正面引導和防控,減輕其社會危害。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