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搗蛋鬼』為何頻頻『搞破壞』? 煩躁的青春引人深思
2010-12-09 10:52: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玫 啟軒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2月5日下午公園監控錄像記錄的學生打砸公共設施情景。

  黑龍江新聞訊 齊齊哈爾市龍沙公園這座百年古苑近來頻頻遭黑手,園內路燈、地燈、垃圾箱頻繁遭人為破壞,園內監控錄像顯示,竟是一些在校學生摧毀公共設施。人們不禁問,這些孩子怎麼了?打砸時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

  公園路燈連遭打砸

  12月5日,記者正在龍沙公園采訪路燈被毀事件時,忽然,監控室的值班員向公園主任徐傑報告:『又來一伙毀燈的,是三個小孩,在九曲橋毀燈後正向天遠閣走去。』聞訊,徐主任立即向公園派出所報警。記者隨後趕到現場。

  在現場記者看到,三個男孩已被公園派出所民警和工作人員控制住。經訊問得知,這三個男孩是齊齊哈爾市某中學的三年級學生,年齡都在十五六歲。據三個少年說,他們來到公園閑逛,起初踢倒一個垃圾桶,覺得很好玩,於是又接連推倒了4個垃圾桶。後來走到九曲橋上,將橋四周的燈管也順手推倒砸壞。

  附近學生來龍沙公園『發泄』情緒,園內工作人員說已不是新鮮事了。在11月24日、25日、29日,龍沙公園綠野島千餘米長的路段上,20餘盞路燈、地燈連遭襲擊,因為有監控錄像,當時三個砸燈的嫌疑人很快被抓獲,那次也是三個中學生。但是砸燈事件卻未就此停止,12月4日,龍沙公園九曲橋的四盞地燈和多處LED燈被五名在校學生再次毀壞,那五名學生目前警方還在尋找。

  記者看到,被毀壞的鋼化玻璃路燈罩碎片散落一地,七零八落的LED燈懸在半空,工作人員說,損失總計幾萬元。

  孩子心理缺乏疏導渠道

  孩子們怎麼了?何來『深仇大恨』?齊齊哈爾大學副教授吳慶華分析說,這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一種表現,他們的行為是對社會規范缺乏足夠的認知,如道德、法律、法規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在毀壞公物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違法行為,他們隨意地發泄自己心中的情緒。他們的這種缺乏自律的行為,與報復社會又有所區別。

  有社會學者認為,這是孩子心理壓力大,無處發泄的一種表現。這與整個教育大環境有關,學生們不知道自己的壓力應該如何排解。他們需要釋放壓力,又不想讓人看到。他們肆意地破壞公物來逞能,發泄自己內心的壓力。教育專家認為,只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都去真正關心他們,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引導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內心的問題,纔能緩解他們的壓力。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