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警方揭電信詐騙犯罪作案手段之四:虛構事故冒名詐騙
2010-12-09 14:27: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秦雷 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9日訊(秦雷 記者岳雲雪) 近日,本網連續報道了電信詐騙犯罪作案手段的類型。哈爾濱市警方9日又以實例向廣大市民揭秘虛構事故冒名詐騙型犯罪的作案手段及特點。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防范,確保安全。

  案例回放:

  案例一:

  這天下午,穆大爺在家中接到電話,電話中傳來一個男人惡狠狠的聲音:『你家孩子被綁架了,在我們手中,如果想要孩子安全回來,馬上向這個賬號存入3萬元錢!』穆大爺在電話中還隱約聽到有孩子的哭叫聲,很像自己的孫子穆小寶。穆大爺立刻慌了神,放下電話趕快來到附近的銀行,將自己的積蓄3萬元存入了對方所給的賬戶中,然後急忙趕到穆小寶的學校,發現孫子正在教室安然地上課呢。穆大爺這纔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騙了。

  案例二:

  市民張冠正在收拾家務,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中傳出一個男人豪爽的聲音:『怎麼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你猜猜我是誰?』張冠聽著對方男方口音,試探著問:『你是我湖南的戰友李戴嗎?』『你猜的真准,我就是李戴,這幾天我要到你那裡出差,順便看看你。』張冠回憶著軍營火熱的生活,沈浸在即將見到分別多年戰友的期盼中。哪知過了三天,張冠又接到電話,李戴在電話中呻吟著說:『我在路上遇到車禍了,現在需要做手術,身上帶的錢不夠,你能不能給我匯來3萬元錢?』曾經生死與共的戰友現在遇到難處,豈有不管之理,張冠立即向對方賬號匯入3萬元錢。出於關心戰友的安危,張冠多次撥打李戴的電話,始終聯系不上。張冠只好輾轉通過其他戰友聯系,終於得知李戴已在幾年前因病不幸去世了。張冠這纔醒悟過來,原來騙子冒充戰友把自己給騙了。

  案例三:

  玉樹大地震不久,富有愛心的莎莎女士收到一條手機短信,內容是:『抗震救災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伸出您的援手,獻出您的愛心,為災區人民貢獻一份力量』,落款是某慈善總會並提供了『愛心賬戶』。莎莎女士被深深地感動了,立即到銀行取出自己2個月的薪水6000元匯入了『愛心賬戶』。能為災區人民獻出愛心,莎莎女士為自己的高尚行為深感欣慰。不久在與小姐妹們閑談時,莎莎女士不經意說了這件事,心直口快的靈靈小姐當即指出這是騙局。不願相信的莎莎女士試著與某慈善總會聯系,結果根本就沒有這個『愛心賬戶』,這纔知道自己被騙了,氣憤之餘感到心裡隱隱作痛。

  犯罪特點及手段:

  這類信息以綁架、交通事故、住院、日常生活費等名義不斷翻新。一是犯罪分子通過盜取被害人家庭成員、親屬的相關信息,反復騷擾或通過某種手段致使被害人家庭成員或親屬關機,利用這個時機,以醫生或警察名義給被害人打電話謊稱其家庭成員或親屬因生病、車禍住院搶救,甚至謊稱遭到綁架,讓被害人將錢匯到指定賬戶實施詐騙。二是通過各種手段取得相關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後,冒充被害人友人加以情感聯系,後以路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急需用錢為由,騙被害人將錢匯到指定賬戶。三是發送格式短信,內容如:『爸媽,我的錢包和身份證件被盜,請匯款xxx元到我朋友的XX的帳號上,戶名:xxx』。

  警方提示,以上這些都是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件,犯罪分子利用群眾親情救助心理和慈善心理實施詐騙。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當接到不明電話,告知子女等親屬被綁架、發生車禍等意外、突發疾病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采取多種方式與子女等親屬取得直接聯系進行核實。當接到『老朋友』、『老同事』自稱在外地因各種原因急需用錢的求助電話,要特別提高警惕,要采取穩妥方式核實,不要輕易相信。如果群眾有意願慈善捐款,要按照報紙、電視等正規媒體公布的捐助方式進行,或與正規接收捐助的單位聯系,切不可相信手機短信、不明網站發布的慈善捐助信息。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