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訊 小到牙膏、衛生紙,大到羽絨服棉鞋,一次性購買一學期使用的所有生活用品,自從物價上漲後,這種現象在部分家住外地而在哈爾濱就讀的大學生中極為流行,很多學生都認為從家中一次性買回所有生活用品是一個省錢的好方法。
11日18時許,記者在哈爾濱火車站見到了家住肇東市現就讀於南崗區學府路上某大學大二年級的學生曉慧,剛下火車的曉慧左手拎著兩大包高約70厘米的衛生紙,右手拎著一個深灰色的大布兜,兜內裝滿了洗發水、牙膏、沐浴露等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熟食,曉慧告訴記者,『我家住在肇東市,回家很方便,所以利用周末回家采購一些生活用品。我發現家裡的物價比哈爾濱低,所以雖然大包小裹拎著比較重,但是很劃算。』
像曉慧這樣從家中購買所有生活用品的外地來哈就讀的大學生絕對不是個別現象,很多家裡距離哈市較近的同學比較傾向於每個月回家采購一次,每次只需購買一個月所使用的生活品,而家裡距離哈市較遠的同學則會選擇一次性采購回一學期的生活用品。家住鶴崗市的欒景明在九月份返校時除了采購回一學期必備的生活用品以及一些食品外,就連冬季要穿的羽絨服、棉鞋等物品也都一齊從家裡買了回來。欒景明告訴記者,『我家裡的物價總體來看比哈爾濱市低很多,就拿我現在穿的羽絨服來講,幾天前在哈市的羽絨服賣場看到這件衣服的標價是799元,而在鶴崗購買時只花了589元,節省了200元,還有平時使用的牙膏、衛生紙等生活用品在鶴崗銷售的價格也比哈爾濱便宜,所以平均算來一次性從家裡買回所以生活用品一學期可以節省五六百元,我們大學生現在沒有賺錢的能力,只能靠父母來供養,所以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到省錢,盡管坐火車時需要提著大包小裹,但是我們都很開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種家住外地來哈就讀的大學生從家中購買生活用品的現象已經很普遍了,而且在同寢室的同學中有時大家還會討論哪位同學家哪種物品的價格比較低,這位同學再回家時就會幫助其他同學進行購買,這樣同學們不但維持了正常生活,還省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