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解決好小農經濟與大市場的內在矛盾,雞西市探索推行了『黨員與農民致富聯合體』,以利益聯結為紐帶,以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以黨員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走聯合發展、共同致富的道路。圍繞做大做強聯合體,促進聯合體進檔昇級,雞西市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有針對性地采取三項措施,推動聯合體更好更快發展。
一、開展『五個一』活動,推進黨組織和黨員在辦好聯合體上創先爭優。立足發揮聯合體黨組織和黨員的引領示范作用,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重點放在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上,組織開展了以『聯系一塊生產基地、申領一個先鋒崗、傳授一項實用技術、解決一個實際困難,幫助一戶農民致富』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活動,引導聯合體黨員結合各自的特長和實際,爭做示范、爭做奉獻、爭做表率,帶領農民群眾增收致富。雞東縣玉明瓜菜黨員與農民致富聯合體黨支部,在農戶中推廣西香瓜種植技術,帶動農戶500餘戶,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戶均純收入在3萬元以上。目前,全市已有132名聯合體黨員聯系一塊生產基地;建立黨員先鋒崗634個;傳授實用技術73項,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所需資金131.3萬元,年可幫助農民增收200多萬元。
二、實行『六統一』模式,推進黨組織和黨員在壯大聯合體上創先爭優。圍繞發展壯大聯合體,雞西市在聯合體中實行了以『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技術、統一生資供應、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分配』為主要內容的『六統一』生產經營模式,並圍繞實現『六統一』,在黨組織和黨員中組織開展了以推動合作互助、推動誠信經營、推動科技興業和創產業龍頭為主要內容的『三推一創』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在發展壯大聯合體、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上爭當先鋒。在活動中,全市聯合體的黨組織和黨員不斷完善和創新合作社生產經營模式,帶頭落實統一生產標准、操作規程、產品質量標准、農資供應、產品商標等措施和辦法,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提高了產業化、品牌化程度,有力推動了全市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昇級。密山市綠瑩高麗米聯合體在推行『六統一』、開展『三推一創』活動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帶動農戶不斷增多,目前聯合體成員已發展到210戶,綠色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年產值達2125萬元,已成為帶動當地綠色水稻生產的主導產業集團。
三、實施『三建立』辦法,推進黨組織和黨員在發展聯合體上創先爭優。順應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大趨勢,雞西市在推行黨員與農民致富聯合體基礎上,大膽創新和實踐,制定適時了《關於在全市農村組建黨群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見》,在組織引導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牽頭領建,鼓勵有能力的村『兩委』成員、農村黨員經紀人、種養殖黨員大戶與農民群眾合建的同時,采取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等形式,推進具備條件的黨員與農民致富聯合體轉建黨群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市已組建黨群農民專業合作社151家,其中由聯合體轉建的31家。聯合體轉建為合作社後,雞西市著眼於合作社發展,組織開展了『四培兩帶』活動,即把合作社中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積極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合作社的骨乾;把黨員骨乾培養成合作社理事長、黨組織書記;把合作社負責人培養成村級後備乾部,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目前,全市已有57名合作社中積極分子加入黨組織、440名黨員成為骨乾、42名黨員骨乾擔任了理事長或黨組織書記、23名合作社負責人被列為村級後備乾部、557名黨員成為『雙帶』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