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強收』房屋維修金 市民疑惑多
2010-12-15 08:17:41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市住房專項維修資金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布明年起將對未交存首次維修資金的業主開『罰單』後,效果很明顯,以往幾乎無人交存,這兩日大廳內卻人頭攢動。但和陳國強的感受一樣,很多市民在現場交錢時弄不明白房屋『養老金』這筆錢到底咋用,『有人收錢,無人答疑。』很多市民因此選擇了暫時不交。

  翻找房產證、拿上身份證,14日一早,哈爾濱市平房區居民陳國強就出門趕往平房區房產交易所交存房屋『養老金』。『咋個交法,要是不交咋處理?』『交完的錢歸誰管?以後怎麼用?』陳國強一連串的問題脫口而出,但並沒有等來答案,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只是銀行收款的,具體怎麼執行得問房產部門。起了個大早,卻什麼也沒弄明白,陳國強一氣之下走了。『交了錢都不知道用在哪兒,這不成糊涂賬了嗎?交完了錢,沒人告訴你咋用,只能看著自己的錢躺在別人的賬戶上「睡大覺」,不是白交了嗎?』陳國慶嘟囔著,『誰愛交誰交,反正我不交了。』

  房屋『養老金』就是房屋專項維修資金。近日,哈市房產部門決定明年1月1日起將對未交存首次維修資金的業主開『罰單』,消息一出市民急忙去交存房屋『養老金』。但和陳國強一樣,許多人都有很多沒人解釋得了的疑惑。因此,很多市民在不明狀況的前提下紛紛選擇了觀望。

  『有人收錢,無人答疑』市民諮詢多觀望多

  黑龍江新聞網訊 『怎麼收滯納金啊?』『這錢咋用啊?』14日,在哈市住房專項維修資金中心大廳內,不斷有市民前來諮詢,但在諮詢後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許多市民選擇了觀望。當看到房產管理部門張貼的緩收滯納金的通知時,大部分市民更是立刻轉身就走了。現場工作人員面對應答不了的提問,也紛紛勸市民晚些時候來交也行。

  『房屋維修金的交存應該有詳細的征收程序,實施這麼多年了,一直不見有人收,現在一紙文件就讓大家交,太倉促了吧。』現場的市民紛紛質疑,『滯納金緩收也得有個時限吧,如果沒有,那我還交什麼啊。何況本來就不清楚這錢該咋用。因為沒有硬性規定,交也行不交也沒有具體處罰措施,交存情況肯定良莠不齊。』家住道裡區經緯七道街的居民宋大爺對記者說,大部分市民現在都會選擇觀望。

  『我家前年買的歐洲新城的房子,買時就交存了房屋維修金,但從沒見向業主公布過這筆錢到底有多少,怎麼個用法。』在哈市住房專項維修資金中心大廳內,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監管及資金安全成為現場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早就交了,一直沒用』新建房全部交存維修金

  對於房屋維修金如何監管的問題,現場工作人員解釋說,有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由業主委員會負責監管使用,沒有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由街道辦事處負責。住房主管部門負責對其實行監管,並且給每個小區都單獨建立臺賬,臺賬下按戶給每個業主設立一個賬戶,賬戶內的維修資金就像個人存折裡的錢一樣,業主本人不同意,任何人都無法動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幾乎沒有幾個小區有業主委員會。對於監管房屋維修金的職能,記者采訪了道裡、南崗、平房的一些街道辦,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尚未設置此項職能。

  為確保百姓住房『老有所養』、『病有所醫』,2006年《哈爾濱市城市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試行辦法》就已經開始實施,規定哈市市民按比例交納一定數量的住房專項維修資金,專項用於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後的維修、更新、改造。但因為政策不具體,推行情況並不理想,新建房屋維修資金幾乎全部交存到位,但拿出來用的卻很少。

  市民交存了房屋維修金,最大的心願是『這錢能派上用場』,房子出現問題時能『病有所醫』。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哈市房屋『養老金』管理規定已經出臺,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為程序繁瑣,很難用這筆錢解燃眉之急。因為各種限制,在新建小區中,資金使用難的情況已經凸顯。

  『超2/3業主同意,纔能動錢』想用上維修金挺難

  房屋漏水讓道外區紅河一街區10棟1單元8樓住戶盧先生格外鬧心,物業表示,屋頂大修纔能徹底解決漏水問題,大修需動用房屋『養老金』,但必須超過2/3的業主交納了該資金,個人纔可申請動用。目前已經交納的住戶不夠數,因此無法動用。『我買房時就交了約2000元的維修金,現在這錢不能用,這不是白交了嗎?』盧先生郁悶地說。

  據哈市住房專項維修資金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申請使用房屋『養老金』還要走規定的程序——由物業管理單位提出方案,經業主大會依法通過,公示後報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由哈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通知銀行將所需資金劃到該小區;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需經維修涉及的總人數2/3以上業主同意,纔能申報使用。使用的維修費用,按照每戶建築面積比例,在各業主賬戶中扣除。

  『即使是一個單元的樓頂漏水需要動用維修資金,也得整個單元2/3以上的業主同意,這也太不合理了。』居民李先生說。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