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教育工作迅猛發展
2010-12-16 09:08:36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路久寬 關志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16日訊 嫩水環繞,丹鶴高翔。擁有800多年建城史的齊齊哈爾正不斷煥發著勃勃生機,鶴城的教育事業也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多年來,齊齊哈爾市始終地把教育作為民生的首要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市教育系統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定位於『基礎教育質量化、素質教育特色化、職業教育規模化、教育資源均衡化、教師隊伍專業化、教育管理科學化』,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鶴城教育在新的發展起點揚帆起航。基礎教育質量為先

  為滿足人民群眾子女『上好學』的願望,市教育局把質量作為教育的根本問題和群眾最關注的民生大事來抓,出臺了《齊齊哈爾市普通中小學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教育質量行動計劃》,健全完善教育教學考核評估體系,把《行動計劃》內容逐一分解,跟蹤問效抓落實。堅持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深化課程改革,倡導啟發式教學,推行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實施『科研強校』戰略,廣泛開展觀摩課、研討課、示范課;機關乾部和教研員定期參與教研、科研活動,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校長兼課、聽課、評課,指導教學。素質教育多姿多彩

  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齊齊哈爾市在全市中小學深入開展以『愛黨、愛國、愛家鄉、愛父母、愛同胞、愛自然』為主要內容的特色德育活動,重點加強文明行為習慣、安全行為習慣、良好生活行為習慣、良好學習習慣『四種習慣』的養成教育。同時,齊齊哈爾市積極創建藝體特色學校,要求學生具備『三個能力』,即有一項體育愛好、有一項藝術專長、寫一筆好字;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並重點突出開展具有北方特色的冰雪活動。職業教育目標明確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型人纔為培養目標,不斷提高市場適應能力和辦學競爭力,全市中職招生連續3年突破2萬人大關,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連續六年獲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多次在全省介紹經驗,被省教育廳譽為『全省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


 

  基礎能力建設累計投入近億元,新增建設項目49個,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儀器設備投入1493萬元。『雙師型』教師隊伍比例達28%。全市中職學校開設農林、機加、電子信息、交通運輸、商貿旅游、文化藝術等六大類近70個專業(工種),其中省、市級重點專業達到24個。實施產教結合、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與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企業建立穩定的用工關系。全市中職學生職業資格鑒定合格率達85%,畢業生就業率達95%,高職昇學率達到80%。圍繞齊齊哈爾市建設『兩大基地』、發展『九大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需要,每年各類培訓總量在25萬人次以上。教育事業協調發展

  齊齊哈爾市在教育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程等方面科學規劃、明確任務、重點突破,為『十二五』期間齊齊哈爾市教育長足發展積淀了豐厚底蘊。

  早在2007年,市教育局就把實施『名校長工程』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著力倡導教育家辦學,累計培訓中小學校長7000多人次,認定70名市級專家型校長,使一大批學校形成了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 (下轉二版)(上接一版)強化教師崗位技能提昇,組織對全市35個學科的4萬多名中小學教師進行專業水平測試,在不斷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改革能力的同時,激發了教師的學習進取意識。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規范教師從教行為,造就了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優化、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從改善辦學條件入手,全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工程,到2020年全市標准化學校建設將達100﹪。實施中小學校捨安全工程,近三年來,全市農村初中校捨改造、特教學校建設等薄弱學校改造累計投入項目資金3.67億元,新建、改建校捨近40萬平方米。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總投入7590萬元完成了首輪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建設,投入1500萬元加強了『班班通』、『校園網』和實驗室建設,全市教育信息化設備覆蓋率、農村學校接入『天網』率、農村初中、城鎮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均達100%,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信息技術開課率達97%。健全就學保障機制,2009年落實各級各類助學資金3071萬元、惠及學生4.7萬人次。為2.3萬名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棚戶區改造拆遷家庭子女解決就學實際問題,保證了各類弱勢群體學生安心就學。

  齊齊哈爾市還大力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程,打造了『校園環境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校園行為文化』、『校園活動文化』、『校園課程文化』、『校園管理文化』,通過『說鶴、唱鶴、寫鶴、畫鶴』等形式開展學習宣傳鶴文化活動,構建了具有鶴城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