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課上學校忙『減負』 課下家長為孩子『增負』忙
2010-12-19 08:59:1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訊 『學校不留作業了,學生學業不能荒廢,本輔導中心推出多種學習班火熱報名中……』

  『寫字班、閱讀班火熱招生了!』

  『期末復習班,專門針對期末考試開展強化復習,保證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五到十名……』

  『寒假超前班,40課時把下學期的語文和數學都能學完。』

  ……

  日前哈爾濱市教育行政部門開始對中小學生開展新一輪的『減負』行動,哈爾濱市師范附屬小學和兆麟小學作為『減負』的試點,向全社會公開做出承諾: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四五年級書寫作業量不超過一小時。雖然市教育局計劃兩所小學先行試點,下學期在全市鋪開這一輪減負行動,但其他學校也都已經紛紛響應,自覺地開始按試點學校的承諾,或是接近試點學校的標准來實施『減負』。

  但是針對目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孩子們身心健康而開展的新一輪『減負』運動,卻並沒有得到家長們的認可,一邊是學校紛紛將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卸下,一邊卻是家長們紛紛通過其他渠道又再次加滿。

  學校不留作業 家長心裡沒譜

  『「把語文書後面的兩頁生字讀一遍;熟讀第九課第十課課文爭取能背誦下來,背一遍進位加法口決。」這就是孩子一天的作業,我兒子把這些弄完用不了5分鍾。』哈爾濱市師范附小一年級學生家長曲女士說:『原來老師還會留一些聽寫的作業,還有寫字練習,自從「減負」之後,這些都沒有了,現在的孩子真是相當的輕松了。』可是曲女士高興沒兩天便坐不住了,因為她與其他家長交流發現,像她這樣真正讓兒子享受著『減負』快樂的家長沒有幾個,很多家長都在老師不留作業之後,開始自行布置家庭作業,而且作業量要比以前老師留得還多。理由只有一個『學習不能放松』。

  在多方『調查』之後,輕松了兩天的曲女士帶著兒子到書店買回了一套與教材同步的課課練習卷,和一套單元測試習題。曲女士說,現在每天回家都讓兒子做兩張卷子,一張語文一張數學,因為不做心裡實在沒底。


 

  學校實施減負 火了課外輔導

  新一輪『減負』行動給學校周邊的各種補習班又帶來了新一輪商機。減負消息發布不到一周,哈爾濱市各中小學校周邊針對減負應運而生的新型輔導班便立即組建起來。記者了解到,針對目前作業量明顯減少,一些補習學校開設了『同步課課練班』,『同步拔高班』,『下學期課程超前班』,甚至還有的推出了『期末強化復習班』。據了解,這些極具針對性的課外補習班非常受歡迎,因為這些班正好抓住了家長們擔心作業減少學習質量會下降的心理,有的直接打出了『學校減負了,學業不能荒』的招生宣傳語。

  據了解,實際這些專門針對『減負』的補習班,就是要把學校減負後給學生們留出的課外時間再次用文化課佔用上,很多家長在孩子放學後直接就把孩子送進這樣的班裡,該強化的強化,該拔高的拔高,就等於把學校老師不留的作業在補習班裡再次補齊。

  學校周邊的一些托管班為了招生和保住現有生源也都紛紛出擊。在兆麟小學附近經營一家托管班的朱老師告訴記者,原來托管班的任務就是放學後將學生從學校裡接回,然後指導看管孩子完成老師留的家庭作業,等待家長到托管班來接。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提出學校沒有作業了,孩子在托管班的時間都荒廢了。為了留住生源,朱老師現購置了一批練習卷,每名孩子在托管班必須完成一張練習卷,她的這種做法立即受到了學生家長們的一致好評。試點學校承諾減負不能減質

  作業不留了,或是留少了,孩子的學習質量還能保證嗎?這是眾多家長的普遍疑慮。也正是因為存此疑慮,纔會出現學校減負,家長增壓的逆向行為。作為新一輪『減負』的試點學校,哈爾濱市師范附小副校長梁玉禎說:『「減負」家長們看到的就是作業少了或是不留了,但實際上學校為此做了很多努力,我們提出的減負目標就是「減負不減質」,我們要求老師向有限的課堂時間要質量,充分利用45分鍾,我們的一次次教研活動,新的教學方法的探究,目的都是「提質」,都是「減負不減質」的有力保證。』

  對於家長們逆減負而行增壓的行為,梁校長認為,目前昇學、就業等一系列的壓力已經把現在的家長們都妖魔化了,這是社會問題,不是通過小學校的減負就能解決得了的。『這種我們減家長增的現象,我們早就預料到了,但是不能因為預料到了結果就不去做,特別是作為市教育局減負的試點學校,我們更要通過努力總結經驗。』據了解,為此師范附小專門召開了全校學生的家長會,向家長們通報了減負的情況,並向家長們提出了共同減負的建議:希望家長們能夠帶著孩子多一些戶外活動,多一些體育鍛煉,少買課外輔導材料,把減負真正落到實處。

  該校校長石瑾娜告訴記者,減負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了,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實現。學校做減負的先鋒,家長提高對減負的認識,整個社會完善人纔選拔、任用的制度,以及糾正對『人纔』定義的狹隘,減負的效果纔能漸漸地體現出來。『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做了,只要行動了,我們就離目標更近了。』

  根源不改變 減負難成功

  難道說家長們就那麼希望自己的孩子沒有『喘息』之機,一定要把孩子的業餘時間佔用得滿滿的纔行?小學四年級孩子家長潘先生說:『誰願意這樣呀,誰不希望孩子能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學校是減負了,可是中考、高考還得考吧,每天回家就一個小時功課,那還考什麼?這輩子就徹底減負了。』

  潘先生的擔心正是所有家長們高度統一的想法,目前選拔人纔的方法,就決定了家長們不可能為孩子減負了,減就等同於『放棄』。繼紅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許女士這些天也是剛剛松了口氣,就又為兒子找了個補習學校。盡管作業量減少剛剛讓慢性子的兒子保證了正常睡眠時間,但在睡眠與未來的應試結果,許女士還是忍痛選擇了後者。

  雖然有報道稱2015年黑龍江省有條件的地方將會取消中考,但是眾多家長們仍然質疑:哈爾濱市的高中教學水平不在一條線上,取消之後哪些孩子進重點,哪些孩子上普高?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勢必還會形成另一種新的擇優方式,孩子身上的壓力負擔加上容易卸下難。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