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0日訊 明確戰略定位發育食品工業集團戰略定位是企業的生命,黑河市在食品工業方面要做好以下功課:
一是明晰企業的成長定位。現有的食品工業企業要進行現代公司制改造,走出作坊式生產、家族式管理、自給自足式供應、小富即安式經營的模式,建立企業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實現規范化、科學化運作,通過組織模式保證企業高效運轉和強有力地參與競爭,為打造大企業集團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明晰市場定位。一方面要培養、建立專業的市場營銷隊伍,加強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的不同偏好,明確市場的主攻方向,為自己的產品在不斷細分的食品消費品市場上,不斷提高佔有率。另一方面要大打綠色天然品牌,在港、澳、臺、新加坡、韓國、日本等高端市場上要佔有一席之地,並通過宣傳推介、消費者體驗感受不斷增加市場份額。三是明晰產品定位。一方面要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信仰的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研發差異化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引進人纔,加大新產品的R&D(研發)投入,鎖定發達地區、高收入人群,重點針對天然野生山珍資源、優勢麥豆薯等進行高、精、尖產品開發研制。四是明晰工作定位。利用國際市場萎縮的有利時機,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食品企業集團,整合黑河市現有的小型食品企業或與國內外大型食品企業集團合資合作,吸引投資者加盟,利用外力盡快促進黑河市食品工業結構昇級。黑河市食品工業是靠土地、勞動力、資源等外生比較優勢求生存,這些廉價低級的生產要素無以催生出高級產業。因此,黑河市食品工業必須在增加資本、技術,提高工藝水平,注重企業內部分工等方面培植高級要素,借助內生比較優勢離散劣勢,創造優勢,促進產業昇級。一是科學規劃,培育支柱產業,把食品工業當做立市、興市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並通過重組、改造,聚精會神扶強扶壯幾家、十幾家乃至幾十家明星企業;二是加大資金、技術投入,促進產業昇級,使食品工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金密集型產業轉化,再通過加大R&D(研發)投入,自主的技術、品牌創新,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化。三是延長產品的價值鏈,提高企業的效益,即向研發、產品設計、包裝、物流、零售環節延伸,不斷提高企業獲得高端收益的能力。
黑河市的食品工業要突出產品的地域化特色,向高端邁進。一是米面等生活必需品要適應人們健康的需求,生產『原汁原味』的綠色、生態、功能的精品;二是專業研發高級嬰幼兒、老年食品,同時提高產品的外在包裝形象,進軍發達地區及港、澳、新加坡高端市場;三是根據邊境口岸、旅游城市的特點,研發休閑旅游食品。四是開發寶貴的天然野生山珍、林禽、漿果、堅果等資源,研制天然食品,主攻高端市場。
整合優勢資源精心培育獨特品牌一要有開拓創新的勇氣和魄力,創新體制機制,利用市場化手段,整合分散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建立麥豆薯等種植基地,充分發揮土地經營的規模效益。二要加大山林承包力度,充分發揮我市山林資源、水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寒地優質養殖業基地,通過山林野生放養,提高肉質和動物毛皮質量。三要通過組建農民合作經營、股份經營等種植、養殖公司形式,提高種植、養殖基地的組織化水平,提高農民種植、養殖基地的科學化水平和產品質量。同時,通過建立統一的標准,帶動千家萬戶種植、養殖產品質量的提高。四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加大市場主體的整合力度。五要結合『黑龍江省食品工業創品牌重點企業』活動,以資源為依托,以創新能力和質量管理為重點,以挖掘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食品為突破口,精心打造天然、綠色、特有品牌,培育一批黑龍江著名商標,改變黑河市沒有中國馳名商標的歷史。
發展第三方物流建設安全食品工業基地物流業是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應運而生的,在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通過物流業可以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其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地方經濟發展現狀和產業結構水平。因此,在黑河市打造輻射全國的安全食品基地,必須發展好第三方物流。一是融入國內國際物流布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節點的功能和效率。要按照打造國際、國內旅游名城,建設東北亞特色食品基地的大思路,合理布局綜合物流中心(基地),完善國內物流基礎設施系統,加強物流信息系統和物流標准建設,推動物流產業向著集聚化、聯合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二是構築物流信息平臺,提昇現代化物流水平。通過公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提高全市物流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增強透明度和可信度,並在工作中不斷推動物流組織和運營流程創新。三是培育糧貿、商貿食品批發市場建設,擴大現代物流份額。四是加大鐵路、公路、航運、空運的改造、建設力度,提高貨物運輸能力。五是政府要加大聯合整治交通運輸秩序的力度,從根本上解決亂罰款、亂收費等問題,盡最大努力減少內貿交易成本,為食品工業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