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爾濱發生冒充法院人員通過電信網絡實施詐騙案
2010-12-20 16:56: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秦雷 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0日訊(秦雷 記者 岳雲雪)日前,哈爾濱市發生一起冒充法院人員通過電信網絡實施詐騙案件,被害人損失180餘萬元,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警惕,遇到此類事件要先冷靜思考或向公安機關諮詢後再處理,以防上當受騙。同時警方公布涉案電話,希望廣大市民加強防范。

  案件回放

  2010年11月2日上午9時許,居住在香坊區的市民張君君(化名)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其有一張北京通縣的銀行卡被人惡意透支15800多元。張先生說沒有那張銀行卡。對方問其身份證有沒有丟失或者借別人使用?張先生回憶後告訴對方身份證曾在2008年丟失過。對方說其的身份證被別人使用來販毒,涉案金額達到600多萬元,現在北京通縣公安局要凍結其的全部資金。張先生告訴對方自己近期要用錢,不能凍結。對方說:要做個財產公證。然後對方就把電話轉到一個自稱法院姓汪的主任那裡。汪主任問其在哪個銀行有存款,在獲知張先生在光大銀行有存款後,汪主任說:我們跟蹤你的賬戶的資金流向必須在中國銀行,要求其把在光大銀行的全部資金轉到中國銀行。對方還告訴張先生不要在銀行聲張。張先生就到光大銀行和平支行把182萬元錢轉到其在中國銀行黑龍江省支行新開的賬號上,並開通了網上銀行服務。匯完款後,張先生給對方打電話說款匯完了,對方先讓張先生回家,不要在銀行聲張。到家後對方給張先生打電話,問了網上銀行的序列號和隨機驗證碼,並讓張先生更改原密碼,輸入對方告訴的新密碼。第二天,張先生查詢後發現賬戶上的182萬元已被轉走,遂報案。

  涉案電話號碼

  1、000196852202;2、010-68899208;3、010-81553500。

  該案作案人員及手段:兩人以上配合作案,冒充公安局或法院人員,通過打電話的方式,以身份證被盜用等手段欺騙被害人將款轉至中國銀行並開通網上銀行後,再騙得網銀隨機碼和密碼後實施犯罪。


  據警方介紹,該案屬於涉及銀行卡詐騙型的新型電信詐騙犯罪,系犯罪分子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手機短信通知被害人銀行卡消費、透支或電話欠費,如被害人有疑問,犯罪分子提供或轉接相關電話,在不同階段分別冒充銀行服務中心、公安局、檢察院或法院等工作人員,謊稱該銀行卡被復制盜用,涉嫌販毒、洗錢、走私等犯罪。犯罪分子取得被害人信任後,在以前往往采取以下三種方式進一步實施詐騙:一是命令被害人將所有銀行卡存款直接轉存到對方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中後被提走現金或轉賬劃走。二是通過手機指令被害人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的操作,實際上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轉賬業務,將銀行卡內存款直接轉入犯罪分子賬戶中。三是在電話中獲取被害人相關密碼,通過網上銀行將被害人銀行卡中存款轉賬劃走。此案系犯罪分子將第一種和第三種詐騙方式相結合從事詐騙活動的案件。

  警方提示:

  此類電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群眾懼損避害和對司法機關信任的心理,冒充銀行客服或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工作人員,以各種借口誘騙被害人到銀行櫃臺或ATM自動櫃員機將存款轉入犯罪團伙的詐騙賬戶中。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來電顯示為00019開頭的是網絡電話,犯罪分子經常利用這種電話實施電信詐騙,接到這樣的電話就要提高警惕了。不明來電提供轉接到公安、檢察院、法院、銀行等部門的電話必然是假冒的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公安、檢察、法院等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務,需要向公民詢問情況時,會當面詢問當事人並制作相關筆錄。所以當有人自稱是公安、檢察、法院人員在電話中告知你涉嫌某種犯罪,要求你向他透露銀行賬戶、密碼進行『核實』時,即可斷定是詐騙行為。目前任何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都未設立『國家安全賬戶』,所以當有人打電話要求將你的存款轉存到所謂『安全賬戶』以便保全資金的,都是詐騙行為,切勿上當,要立即報警。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