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2月21日訊 『當初圖便宜買了這個小產權房,可自從進戶家裡就沒消停過。』日前,家住哈爾濱市香坊區公濱路安居社區的孫女士向記者訴苦,入戶兩年多,小區一直沒有燃氣,用電要花高價買,垃圾成堆無人清理,由於是小產權房,無法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在小區管理方面無法維權。業主們不禁感嘆:『貪「小產權」便宜吃大虧。』
裝修保證金不退燃氣管道沒鋪好
『入戶時物業公司讓每戶繳納1000元裝修保證金,承諾一年內退還,可進戶都兩年多了,物業也沒有將保證金返還給業主。』安居社區的多名住戶向記者反映,在辦理入戶時,業主和物業公司簽訂了一份裝修保證協議規定了以上內容,然而目前小區近3000住戶沒有一家收回裝修保證金。
比起裝修保證金,燃氣管道開通費更讓業主們感到氣憤。一名住戶告訴記者,當初入戶時住戶需向開發商交付2500元天然氣管道開通費,否則不能使用天然氣。為了消除不必要的麻煩,許多住戶都在入戶時交齊了天然氣管道開通費,如今兩年過去了,小區居民仍舊沒用上天然氣,甚至有一半的住戶家中還沒鋪設燃氣管道。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開發商收取的每戶2500元開通費要如數上交到燃氣公司,為能從中獲利,開發商計劃在小區內安裝一部液化氣罐供應業戶液化氣,成本也會從2500元降至1200元,而這『節省』下來的差價自然會流進開發商的腰包。小區住戶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齊聲反對,他們認為這一做法嚴重威脅住戶的安全。由於雙方堅持不下,小區一直沒有燃氣供應。
電價要翻番業主難承受
安居社區入戶後一直使用臨時電。就在幾天前,安居社區每戶單元門前都貼了一張通知單,稱以後用電要限量,超出部分每度電1.2元。
記者看到,通知大致內容是,因為供電變壓器負荷過大,安居社區開發商黑龍江全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要求居民們節約用電,並調整了電費的收費標准,住宅用電超過100度的,按1.2元1度收費,商服用電漲到了2.2元1度。『物業以前一直按照1度電0.51元收取,怎麼突然就翻番了?』許多居民認為,開發商這樣收取電費明顯不合理。
小區居民表示,該小區沒有天然氣管道,居民們做飯燒水都要使用電磁爐,每家一個月用電量都得將近200度,這電一漲價,居民們的生活負擔就加重了不少。
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對此表示,電費漲價是開發公司的事,他們也管不了。小區開發商黑龍江全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小區是小產權房,批不了正式電,所以仍在使用工程臨時電,因為變壓器超負荷運轉纔采取這種方法加以控制。
『開發商之所以用臨時電,是想規避一筆巨額移交費用。』哈爾濱市電業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安居社區的開發商並未將變電亭的使用和維護等業務移交到電業局,而移交這部分業務需要支付一大筆費用。當問及這種行為由誰監管時,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由於供電手續並未移交到電業局,電業部門並不能越權對開發商實施處分。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由業主、物業和開發商三家一同協商解決。
小產權房業主維權無門
針對安居社區小產權房出現的種種問題,小區業主曾多次找過相關部門投訴,但根據現行物業管理條例,小產權房的物業管理尚處空白,業主維權相當困難。為此,小區業主也曾商量成立業主委員會來與物業交涉,但苦於小產權房『出身』問題,業主無法進行產權確認,因此也無法成立業委會。目前居民雖然不滿,卻也無計可施。
律師認為,安居社區管理混亂、維權無門的根源所在,是由於目前小產權房交易、管理等都游離於法律之外,這也暴露出了小產權房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