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19日22時30分許,哈爾濱街頭又發生一起清雪工人被撞事故:司機酒後駕車在道裡區安發橋下坡路段撞倒4名正在清雪的人員後逃逸,被途經現場的鐵路民警抓獲。近日,接連發生的環衛工、清雪工被撞案件,肇事後屢屢逃逸的司機,都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
記者21日從哈市交警部門得知,經初步統計,今年哈市已發生各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近百起,86%已告破。其中,有人員死亡的重特大肇事逃逸案件48起,89%告破。南崗交警大隊事故科副科長張洪濤告訴記者,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逃逸將被處以終身禁駕的嚴懲,但駕駛員駕駛無路權車輛、存僥幸心理及交強險模式滯後等原因仍讓肇事逃逸案逐年增加。
原因一:怕被牽出其他違法行為
7月25日21時許,司機劉海臣撞人後逃逸,被抓獲後,他說怕被人發現自己無證駕駛無路權車輛的嚴重違法行為;8月2日14時許,姚志宏撞傷行人後逃逸,他是怕警方發現一年前因傷人被通緝的案件;10月2日21時許,江巍駕車與別車相撞後逃逸(目前已被追究刑事責任),他怕的是自己醉酒駕駛帶來的嚴重後果;11月22日清晨,大貨車司機姚福東將一過路男子撞傷致死後逃逸,隨後又在京哈高速公路瓦盆窯收費站闖卡逃竄(目前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拘)。
警方:逃逸可終身禁駕
肇事逃逸者大多存在酒後駕車、無證駕駛等嚴重違法行為。交警部門表示,對交通肇事逃逸者除了將追究其民事、刑事責任外,最高還將處以終身禁駕的嚴厲處罰。
原因二:肇事後心存僥幸
肇事逃逸案頻發,安全教育缺失也是一個主要原因,由此產生的對安全的漠視心態讓很多肇事者心存僥幸屢屢逃逸。以往駕駛員考取駕照後,每年都要進行一定次數的安全教育強制學習,學習卡更是次年駕駛證審驗等事務的重要依據。如今,除了違法記分扣滿12分等幾種情況外,駕駛員拿到駕駛證後幾乎就不再進行安全教育學習。
警方:肇事者很難逃掉
張洪濤說,從破案率看,今年哈市近百起肇事逃逸案,86%已告破;48起有人員死亡的重特大肇事逃逸案,89%已告破。可見,很少有人能夠逃避法律的制裁。
原因三:無路權車最猖狂
記者采訪中發現,在肇事逃逸案中,無牌、套牌違法車最肆無忌憚。駕駛人普遍認為,掛著別人的車牌照,肇事跑了難被找到。
建議:多部門應聯查
張洪濤認為,哈市目前取締套牌車大多還是靠交警路面執勤憑經驗對異常車輛進行檢查或群眾舉報取締,整治無路權車輛仍主要依靠交警一家,尚未形成完善的聯動機制。一旦交警部門嚴厲打擊無路權車輛時,有些車往往摘了牌子躲進小區、地下車庫等處,這就需要轄區派出所、居委會、物業公司等部門配合取締,片區民警或社區工作人員下片走訪時發現轄區內有多日停駛的機動車,如能及時與交警部門聯系,必然能進一步遏制無路權車輛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機動車肇事逃逸的幾率。
原因四:交強險賠付能力不足
記者在哈市交警部門獲悉,交強險賠付能力跟不上社會發展也是交通肇事逃逸的重要誘因。據介紹,按照現行規定,在事故中交強險的賠償上限為:車輛損失2千元、醫療費用1萬元,死亡賠償11萬元,也就是說,在一次死亡事故中,通過交強險獲得的賠償最高為12.2萬元。而目前一般死亡事故中,對每名死者的賠償金額多在25萬至30萬元之間。
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救助力度
巨額交賠案件往往需要社會力量救助,政府有關部門對此類案件應加大救助力度,積極為受害人排懮解難,確保受害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權益得到維護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