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2日訊 佳木斯市緊緊圍繞『兩區兩帶一城』發展戰略,紮實推進『民生工程』,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卓有成效地落實住房保障政策。
今年,佳木斯市計劃改造棚戶區156萬平方米,完成拆遷戶數26740戶。截至目前,全年改造棚戶區156.5萬平方米,拆遷27290戶棚戶區房屋,是實施棚改以來投資最多、改造最快的一年。市政府集中力量重點推進了香格裡拉、北焦化、竹板屯等一批重點工程任務,保證了城市建設、住房建設的順利進行。推進26條道路拆遷,完成了駐佳部隊、中省直單位等難度大的拆遷任務;解決了群眾拆遷補償期望值高、一些路段無開發單位、安置地點不好確定、長達8年未解決的德祥街清真寺遺留問題等,提前20天完成拆遷任務。
實施棚戶區改造,佳木斯市主要采取政府直接投資和市場化運作兩種模式,重點抓落實政策鼓勵,調動各方資源。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享受行政規費及政府基金全部免除,具有壟斷性的中介服務費減半,土地出讓金60%反補等優惠政策,嚴格執行棚改房屋的拆遷安置實施細則,從補償方式、補償價格、回遷安置等方面保護棚戶區居民的合法權益;加大招商力度,實施市場化運作。先後吸引了益海集團、江蘇浩盈投資公司等一批實力雄厚、管理水平較高的外埠開發企業參與佳木斯市的棚戶區改造,加快了棚改進程,提高了工程整體水平;棚戶區改造實行肥瘦搭配,捆綁開發。將一些位置偏僻、商業價值低、開發商不願意參與的地塊與黃金地段改造相結合,由政府統一規劃,集中審批,整體開發建設;統籌規劃,實現棚改與廉租房建設的有機結合。對享受棚改優惠政策的項目,按建設面積5%的比例配建廉租住房,優化了資源配置,加快廉租房建設步伐。
2010年,通過政府主導、新建項目配建、回遷安置共有產權房三種方式,共計落實了4886套實物配租房,完成新增住房租金補貼1324戶,全部累計發放租金補貼14361戶、2440萬元。並結合佳木斯市實際,出臺了《關於實施廉租住房共有產權管理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在新建住宅項目中配建廉租住房的意見》,從法律法規角度確立了佳木斯市建設廉租房的指導思想、基本框架和操作模式,確保將中央和省的廉租房保障政策、任務落到實處。據統計,全市通過棚改配建和回遷安置方式得以落實的實物廉租房就有4586套,讓群眾得到了實惠,為政府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