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雞西
搜 索
雞冠區標准化學校建設成效顯著
2010-12-22 10:39:34 來源:雞西新聞網  作者:郭金民 高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雞西12月22日訊 雞冠區始終把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促進教育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嚴格按照省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達標要求,緊緊圍繞整合資源、提昇內涵、均衡發展、提高水平等方面,統籌規劃,加大教育投入,基礎設施大大改善,教師隊伍得到加強,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全區標准化學校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區教育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大投入,促進優先發展。雞冠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以學校標准化建設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傾全力辦教育。近兩年間,結合危房改造工程、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校捨安全工程,有序有力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優先保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需資金,累計投入4000萬元,完成8所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任務,其中,3所學校達到省級標准化先進學校水平,使標准化學校校捨成為『最堅固、最安全、最放心』的場所,實驗室、語音室、功能教室均按照國家一類標准裝備,微機普及率由2002年的62.3%提高到100%,語音室普及率由2002年的54.3%提高到100%,50%的學校實現了『光纖到校』,42%的班級實現了『班班通』,提昇了學校現代化辦學水平。佔地5000餘平方米的公辦幼兒園正在籌建中,投入近3000萬元的東風小學、興國學校改擴建工程將全面啟動。

  資源整合,促進均衡發展。建成遍及城鄉、覆蓋所有學校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應用體系,將優質教育資源傳送到各中小學,使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學方法影響更多學校、惠及更多學生,教育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全區12所義務教育學校建有微機室28個,微機1520臺,語音室14個,電子備課室8個。


 

  統籌教師資源,建立校長、教師交流制度,通過教師輪崗交流、對口支援、送教下鄉、開展教研活動、強化教師培訓等方式,促進義務教育學校之間教師資源相對均衡。在推進全區教育系統乾部人事制度改革,16名同志以『公選』的形式走上新的領導崗位。組織全區中小學校長、副校長、骨乾教師分赴上海、北京等地考察、培訓。積極響應國家對農村骨乾教師的培訓計劃,全區19名農村骨乾教師參加了『國培計劃』,分赴省外學習。近兩年共組織各級各類短期師資培訓32期,培訓教師2000餘人(次),切實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選派56名優秀教師和75名『三支一扶』及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或薄弱學校支教,並逐步安排農村和邊遠薄弱學校教師到城區學校學習培訓,師資配置趨向均衡。舉辦薄弱學校校長培訓班,建立區域內校長掛職交流培養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薄弱學校音、體、美、計算機等學科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結構,實現開齊開全開好課時的目標。構建多元化、現代化培訓模式,完善校本培訓內容,通過師德培訓、特色培訓、課改培訓、文化培訓、層級培訓、技能培訓等綜合化的培訓方式使教師從單一的基本技能掌握轉化為教師綜合能力的提昇,創辦教育沙龍、問題研討、專題講座、反思交流、案例交流、讀書論壇等形式,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

  提高質量,促進內涵發展。雞冠區教育局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體育與美育,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校園文化藝術節,師生趣味運動會、七彩晨會、陽光體育大課間、經典誦讀等活動,無不彰顯著學生的個性。以區委常委會提出的『一校一品』要求為指導方針,引導學校注重發展,立足本校實際,創辦人文教育、科學教育、外語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教育等特色教育和品牌學校。如東風小學的『創美教育』、電工小學的『嘗試教育』、雞西小學的『小主人教育』、十八中學的『主體教育』、三中的『藝體』教育、培新小學的『賞識教育』、二十四中、二十七中的『農科教』和『綠色證書』教育、西郊中心校的『幸福教育』已經初步成型,百花齊放的辦學特色,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提昇了全區教育的內涵質量。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