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民以食為天,菜價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菜價也是本報自始至終報道關注的焦點。冰城今年的蔬菜價格,因通脹壓力影響曾一直高居不下。近期,由於政府重拳出擊、措施得力,菜價止住了瘋漲的勢頭,出現了回落。春節臨近,生活報今起推出『冬日哈爾濱菜價大起底』系列報道,全景掃描冰城早市、菜市場、超市和蔬菜批發市場,跟住菜籃子的發展走勢,並比照沈陽的蔬菜市場,探討應對措施,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以期形成長效機制,將菜價控制在平穩較低水平,讓居民享到實惠。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日一早兒,哈爾濱市道外區居民王老太和往常一樣,准時來到長春街早市買菜。『頂花帶刺兒的黃瓜1.5元一斤,比前段時間足足便宜了2塊錢。』看到日漸平穩的菜價,王老太高興地說。在哈市市民眼中,早市的菜價是公認最便宜的,即使在前段時間菜價高漲的時候,早市的菜價也要比農貿市場和超市的便宜。因此,早市是眾多市民買菜的首選地方。從一路飆昇到日趨平穩,早市的菜價到底降了多少?居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早市的菜販收入如何、又是如何看待市場變化的?帶著這些問題,連日來,記者對道裡區、南崗區、香坊區、道外區部分早市和部分市民進行了調查走訪。
市場調查四區早市曬菜價小有差別
在市民的眼中,道裡、南崗、香坊、道外主城四區的物價,或多或少會有些差異,早市也是如此。從前以黃瓜為例,道外早市的零售價如果是每斤1元錢,在道裡也許就能賣到每斤1.5元。政府對物價進行調控後,眼下這四個區的早市蔬菜又是啥價呢?日前,記者在每個區選擇了一個早市進行菜價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菜價相差無幾,只有個別蔬菜價格略有差距。
『新鮮的西紅柿,一塊五一斤嘍!』16日早,在道裡區斜角街早市,菜販不停地吆喝著。早市中賣蔬菜的商販雖然不多,但是品種非常齊全,質量也非常好。價格分別為:菠菜每斤2元,油菜每斤2元,韭菜每斤3.5元,菜花每斤1.5元,芹菜每斤2元,西紅柿每斤1.5元,黃瓜每斤1.5元,茄子每斤1.5元。據菜販張某講,他弟弟在道外也是在早市做蔬菜生意的,道外和道裡早市的菜價基本一樣。
隨後,記者來到道外區長春街早市,只見人頭攢動,非常紅火。詢問菜價對比後,記者發現,只有西紅柿和韭菜的價格與道裡區斜角街早市有差異,長春街早市的西紅柿每斤2.5元,比道裡區斜角街早市貴了1元錢,韭菜每斤2.5元,比斜角街早市便宜了1元錢。
17日,在香坊區司徒街早市,菠菜比道裡區斜角街早市便宜0.5元錢,韭菜便宜1元錢,茄子貴了0.5元錢,西紅柿貴了1元錢,其餘品種大體一致。
在南崗區宣信街早市,菠菜、菜花比道裡區斜角街早市貴0.5元錢,西紅柿貴2元錢,韭菜便宜0.5元錢,其餘品種大致一樣。
通過比對,四區早市間,韭菜、西紅柿、菠菜、菜花、茄子的價格存在差別,其中西紅柿最為明顯,差距達2元錢。為什麼同城之內菜價卻有所不同,道外區早市菜販沈某認為,首先是消費水平不均衡,導致個別菜價有所差距;其次是進貨渠道不一樣,同樣是在哈達拿貨,去不同人家、遇上不同批次,菜價會有所差別,但是差別不會太大。
居民樂呵『今冬的菜價比往年便宜』
『以前買一斤菜的錢現在能買兩斤了。』市民於先生看到日漸平穩的菜價,高興地對記者說。於先生家住道外區北七道街,退休在家的他是長春街早市的常客。17日這天,因為兒子和兒媳周末要回家,他特意去早市買了3斤黃瓜、2斤西紅柿、2斤茄子和2斤菠菜,一共花了15.5元錢。『十五塊五,擱在上個月,只能買2斤黃瓜和1斤西紅柿。』
據於先生講,他365天基本天天上早市,即使不買菜也來轉轉,所以可以算『門兒清』。『現在的菜價是近幾年冬天同期較便宜的,上個月菜價高得離譜,早市的菠菜都賣到七八塊一斤了。蔬菜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無論多少錢都得買,但是過高的菜價會加重居民的生活負擔。政府調控後,菜價降了,尤其是媒體公布蔬菜批發價以後,居民感覺消費透明度高了,購買時心裡更托底兒了。』於先生說。
『從近兩年同期看,現在的菜價相對較低。』早市菜販也有同感。道外區長春街早市菜販孫某說,他在早市摸爬滾打四年了,見證了菜價從高到低的起起落落。17日5時,孫某在哈達蔬菜批發市場批完菜回到自家倉庫。這次,他上了5件西紅柿、4件茄子、3件菠菜、3件菜花、2件韭菜,不算運費,上菜花了650元。『要是一個月前,這些菜最少也要850多塊錢。』他說,這段時間由於政府對價格進行調控,蔬菜運輸減免了高速公路收費站的費用,菜價立馬降了不少,就拿菜花來說吧,前段時間上貨價每斤就2.5元,再加上早市的攤位費、運輸費,在早市得賣3.5元一斤,如此來看,菜價能不高嗎?
菜販算賬菜價降了買的人多了每月多賺200元
『早市的蔬菜基本都在哈達蔬菜批發市場進貨,零售價總是跟著進貨價走。』南崗區宣信街早市菜販王某說。
菜價降了,菜販的收入是否受到影響?他們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對此,香坊區六順街早市菜販張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首先算支出,把蔬菜從哈達蔬菜批發市場運到家,每件(30斤)運費1.5元,通常三四天上一次菜,一次上菜20件左右,運輸費就達30元,一個月需300元;早市攤位費每月270元,平均每天9元;由於蔬菜在冬季怕凍,櫃臺裡必須靠汽油爐子取暖,每月購買汽油需要500元,不算蔬菜損耗,僅此三項費用,張某每月需要支付1270元,平均每天需要支付42元左右。再算收入,以產地為山東壽光的黃瓜為例,在哈達蔬菜批發市場黃瓜的批發價為每斤1.2元,早市的零售價格為2元,每斤純收入0.8元,張某每天需要賣出52斤黃瓜,纔能將支出的費用賺回來。『現在早市出攤兒時間一般在6點左右,收攤兒時間一般為8點,居民買菜的時間一般在6點半以後,也就是說一個半小時我要賣掉52斤黃瓜纔能將當天的成本掙出來。冬天買菜的人不如夏天多,現在出早市一個月多說能賺1000多元。』張某說。
『不過現在菜價降了,買菜的人多了,我們的收入也提高了,還是挺高興的。』道裡區斜角街早市菜販習某說,菜價高和菜價平穩時,他們的利潤是一樣的,以上個月為例,出早市一個月純收入1000元。現在,菜價便宜了,購買的市民多了,雖然利潤沒有增加,但是銷量大增,一個月的收入能增加200多元。
增加收入的菜販高興了,居民對平穩的菜價也拍手稱快。對於一天消費三五元錢就能吃到新鮮蔬菜,市民丁先生說他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