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哈爾濱市新建、改造一大批道路、橋梁,全市交通環境極大改善。
2010年全市實現
地區生產總值3660億元
東北網12月24日訊 年初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哈爾濱緊緊圍繞『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奮起追趕、努力晉位,把哈爾濱建設成為現代大都市』的奮斗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實施『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果。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60億元,比上年增長14%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6億元,增長1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50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6.8億元,增長18.5%;進出口總額41.4億美元,增長30%。
即將過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回首來路,每一位市民都會由衷地感到,這五年在哈爾濱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極不平凡的印跡。
這五年,是我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等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經過五年的努力奮斗,哈爾濱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城鄉面貌顯著改觀,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這些成就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極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斗志和信心。
這一年
即將過去的2010年,也是哈爾濱實施新戰略的起步之年。
『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奮起追趕、努力晉位,把哈爾濱建設成為現代大都市』———圍繞這一目標,一年來,哈爾濱科學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
這一年
哈爾濱出手不凡,以江為綱的宏偉構圖勾勒出『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這座年輕的城市從此步入『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松花江時代。
這一年
『北躍』一馬當先。北國水城展露芳容,科技新城初具雄姿,哈爾濱打開向北發展的巨大空間。
這一年
『南拓』勢頭正猛。462平方公裡的哈南工業新城開始起步,將為哈爾濱未來發展安裝上強勁引擎。
這一年
『中興』精彩給力。飛架立交橋,闢建景觀道,天塹變通途,庭院換新貌,老城區一掃舊塵,『東方小巴黎』的溫馨記憶正在被喚醒。
這一年
『強縣』紮實推進。工業反哺農業,農民洗腳上樓,現代農業走上前臺,城鄉一體化進程開始加速。
這一年
從『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狀態,到戰寒暑、斗風雪的交警精神、環衛精神,哈爾濱人不斷超越自我、砥礪奮進。
以江為綱大跨越
今年以來,我市落實省委『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和哈爾濱『晉位趕超』的總體要求,抓住發展相對滯後的主要矛盾,加快構建以『松花江為綱———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從統籌規劃入手,啟動實施了以重點項目為支橕的『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預計到年底,500個新戰略重點項目可完成投資930億元以上。
『北躍』戰略紮實推進:以水定城科技興城
松浦大橋提前半年竣工通車,陽明灘大橋、松花江大橋擴建、大耿家立交橋工程全面啟動。『北國水城』骨乾工程量完成14.9%,銀水灣支渠、長盈渠利民示范段工程全面竣工,我市成為國家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試點城市。科技創新城新增建設用地9.5平方公裡,基礎設施建設啟動5.3平方公裡,中科院哈爾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九洲電氣等39個研發和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實現2013億元,比上年增長21.3%,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51%提高到53%。
『南拓』戰略全面展開:80億資金注入哈南工業新城
2010年,哈南工業新城投入建設資金80億元,新開發面積20平方公裡,核心區完成征地拆遷14.45平方公裡,蘇寧電器、約翰·迪爾等項目簽約入駐,一汽通用等209個項目開(復)工,軟件及服務外包園等項目全面竣工。
『中興』戰略成果顯著:新建改造道路202條
2010年,我市新建改造長江路、鐵路街、友誼西路等道路202條,建設文昌高架橋、征儀路跨線橋、香濱路立交橋等各類橋涵57座,維修道路500條(段),城市道路完好率達到90%。
『強縣』戰略逐步顯效:縣域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
雲嶺風電、賓西鐵路、中糧10萬噸大米加工、雙城百萬畝高產玉米創建工程等100個強縣項目順利推進,縣域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縣域工業增加值實現112億元左右。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晉昇為國家級開發區。高等級路面農村公路通鄉、通村率均實現100%。
數字『十一五』
-預計2005年到2010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5%;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從2773美元增加到55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長12.9%;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6%;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將分別從10065元、4006元,增加到17500元和7454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73.9%和86.1%。
-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7724億元,是『十五』時期的3.4倍,年均增長32.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6489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3倍,年均增長17.8%。
-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等指標,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理念
去年,哈爾濱提出了『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的發展新戰略。這個新戰略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突破了以往的發展視野,提出『以江為綱』,使哈爾濱的發展跨入松花江時代,全市人民受到極大振奮;新戰略立足於哈爾濱的現實基礎,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有可操作的步驟和可看得見的美好前景。新目標和新戰略提出後,全市人民有了從未有過的方向感、目標感、責任感,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統一意志的作用。
項目建設破瓶頸
『項目建設提速年』成效明顯,項目投資規模、層次和質量、建設速度前所未有。預計到年底,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330億元,佔全市投資比重達50%,拉動投資增長28個百分點。哈飛空客復合材料、三菱自動變速器等與世界500強企業合作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第三代核電項目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超大規格鋁板帶材項目填補國內空白。充分利用哈洽會、哈科會、央企對接會、哈爾濱發展戰略項目推介會等平臺,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96億美元,國內經濟技術合作資金到位額517億元,分別增長15%和40%。
產業結構更優化
到2010年底,全市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預計分別達到444億元、1406億元、185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16.435.348.3調整到123850。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糧食生產能力大幅度提昇,突破250億斤。畜牧業比重預計提高到46%以上。優勢產業支橕工業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化工四大產業預計實現增加值59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5%左右。金融、現代物流、旅游、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吸納新增就業的主要渠道。
現代物流金融優勢產業
我市把現代服務業作為調結構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著力打造『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旅游品牌,預計旅游總收入突破380億元,增長23%,被全球網民評選為『中國旅游城市前十強』。
音樂之城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哈爾濱文化中心、音樂廳、群力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項目規劃建設進展順利,『COOL·哈爾濱』、音樂劇《蝶》、《中國·哈爾濱印象》成為新的文化品牌,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稱號。
現代物流
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龍運物流園區、哈藥集團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金融
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美國摩根大通和香港東亞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已獲銀監會批籌;哈爾濱銀行在6省(市)設立分支機構;九洲電氣等3戶企業成功上市,結束了我省7年沒有企業在內地上市的歷史。
優勢產業
堅持把強工業作為調結構的有力支橕,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到2010年底,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700億元左右,增長16%以上。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石化四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可達59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左右。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85,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大豐收
今年我市把穩農業作為調結構的重要基礎,積極克服春澇、低溫冷害等多種自然災害,糧食生產再奪大豐收,糧食總產量突破250億斤。蓄牧業加快發展,預計實現產值360億元左右,增長6.5%,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