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訊(記者 邵奇)據哈爾濱海關統計,今年1-11月黑龍江省出口糧食10.5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6.9%;價值0.6億美元,下降17.7%。同期,黑龍江省進口糧食235.5萬噸,增長27.4%;價值10.2億美元,增長25.4%。
月度進口量波動較大,11月出口均價創新高。從進口量看,今年黑龍江省糧食月度進口波動比較明顯。其中,6月進口5.7萬噸,同比下降70.6%,環比下降75.5%,為今年的最低值;8月進口38.2萬噸,同比增長96.2%,環比增長23.2%,創2009年以來新高。從平均價格看,進口均價走勢相對平穩,出口均價起伏較大。其中,7月出口均價跌至337美元/噸,為今年的最低值;11月出口均價漲至869.5美元/噸,創2009年以來新高。
進出口均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1-11月黑龍江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糧食6.5萬噸,下降26.4%,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出口量的61.9%;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出口4萬噸,增長5.8%,佔比38.1%。同期,黑龍江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糧食235.4萬噸,增長27.5%;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僅進口0.03萬噸,下降83.2%。
主要對韓國、俄羅斯、日本和美國出口;主要自巴西和美國進口。1-11月黑龍江省對韓國出口糧食4.7萬噸,增長3.8%;對俄羅斯出口4萬噸,增長3.9%;對日本出口0.6萬噸,增長35.9%;對美國出口0.3萬噸,下降50.2%。對上述4個國家出口合計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出口量的91.4%。同期,黑龍江省自巴西進口糧食112.7萬噸,增長10.9%;自美國進口88萬噸,增長11.2%。自上述2個國家進口合計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進口量的85.2%。
私營企業引領出口,國有企業主導進口。1-11月黑龍江省私營企業出口糧食5.6萬噸,下降13.4%,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出口量的53.3%;國有企業出口4.9萬噸,下降15.6%,佔比46.7%。同期,黑龍江省國有企業進口糧食232.5萬噸,增長27.4%,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進口量的98.7%;私營企業進口3萬噸,增長26%,佔比1.3%。
出口主要品種是稻谷和大米,進口大豆超9成。1-11月黑龍江省出口稻谷和大米4.9萬噸,增長25.1%,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出口量的46.7%;出口薯類及含有淀粉的塊莖2.9萬噸,下降18.5%,佔比27.6%;出口豆類2.4萬噸,下降50.9%,佔比22.9%。同期,黑龍江省進口大豆232.4萬噸,增長27.3%,佔同期黑龍江省糧食進口量的98.6%。
據海關人士分析,今年的極端天氣損害了多國農業,全球糧食供求偏緊,導致糧價持續攀昇。特別是遭遇『130年來最嚴重乾旱』的俄羅斯8月5日宣布,從8月15日至今年年底前,禁止出口糧食及糧食產品;10月22日又將糧食出口禁令延長至2011年7月1日。俄羅斯糧食出口量居世界第3位,在國際糧食市場的份額約為13%。與此同時,烏克蘭也於8月17日決定糧食出口減半,期限為9月1日至12月31日,成為繼俄羅斯後第2個限制谷物出口的國家。在歐洲市場,小麥期價上漲11%,超過每噸230歐元。此前,7月全球小麥的價格出現了自1959年以來最大幅度、最快速度的上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價7月上漲42%,超過有記錄以來1964年38%的最大月度漲幅。國際市場對糧食危機的懮慮被點燃。
為此建議:一是我省加強對糧食進出口的監測預警,調控糧食進、出口品種和數量,引導糧食有序進出口,保障國內糧食安全;二是著力建立一整套糧食收入支持政策體系,理順糧農與糧食收貯、壓榨企業的關系,保障國內糧食產業鏈安全,使糧農盡可能少承受糧食的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獲得穩定的預期收入;三是進一步推進糧食及其深加工食品的研發和推廣,增強與外資企業高端糧食產品在消費市場上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