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連日來,幾起較大面積停熱事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了解,幾次爆管的原因多為補償器出現破損,導致管線泄漏。這幾處華能公司負責的集中供熱工程是2003年投入使用的,雖然不存在管線老化問題,但是閥門、補償器等供熱要件的不穩定因素已逐漸暴露出來。與華能公司一樣,許多供熱公司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不僅如此,老舊供熱管線問題也是威脅哈市城市供暖的又一隱患。據了解,哈爾濱市最早的集中供熱管線鋪設於1984年,當時鋪設的供熱管線質量標准相對較低,安裝時防腐處理也不到位。這些都會導致管網受到腐蝕,影響到使用壽命,一旦加大供熱壓力,就易發生管網泄漏。一般供熱管線的使用年限為20年,而哈市老城區的管線大多已到了年限。哈市每年都會發生大量的這種管網泄漏事件,去年就發生了400多起,今年發生了130多起。
截至目前,哈市仍有400餘公裡老舊管線超期服役存在安全隱患。對此,哈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解決老管線泄漏問題的治本辦法是更新管線,而這需要大量資金。今年,哈市政府已投入資金5000萬元,加上供熱企業自籌1億餘元資金,改造超期服役老化管網100餘公裡,是有史以來供熱管線改造投入最大的一年。同時,為防止『新管』出現供熱事故,此次華能事故後,哈市已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供熱管網大檢查,重點對補償器、閥門等相關供熱要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隱患提前解決。
管線填埋深搶修難度大
據了解,哈市供熱管線大多采取直埋地下的方式鋪設,除了靠近馬葫蘆等處地下留有一定空間外,其他都被直埋地下,根本看不到供熱設施的運行情況,許多地下供熱設施的檢查也是在臨近壽命點時挖開路面檢查。
據介紹,目前哈市供熱管線淺的為地下1米左右,深的為地下9米。之所以深埋到地下9米,主要是哈市地下管線繁多,為躲避地下障礙物不得不將供熱管線深埋。
『管線深埋,一旦管線出現故障,將給排查及搶修搶險帶來很大難度。』對此,業內人士深表擔懮。
此次華能爆管事故是因為補償器破損,可以通過井室進行排查和維修作業,維修起來尚且如此艱難,倘若是深埋處的管線爆裂,到時由於地下各種管線情況復雜,排查就很艱難,而找到問題位置,大型機械又無法直接操作,只能動用人工一點一點挖,費時費力,不但耽誤搶修搶險進程,而且,一旦嚴寒期停熱時間過長,管網中的水溫降到很低時,管網將會發生大面積凍裂,導致搶修艱難,後果不堪設想。
供熱建環網多設開關閥
如何避免大面積停熱事故發生,減少百姓挨凍受冷的幾率?
對於目前已經建成的供熱管網,哈爾濱熱電工程設計院工程師朱允文說: 『城市供熱就應該建成環網,一段管網出現問題後,可以立即關閉掉該區段管網,不影響其他區域供熱。』
朱允文認為,哈爾濱市供熱管網建設必須都要預留環網接口,當建新管網時,就可以把老管網連上,區域供熱就能夠形成小范圍的環網,當這些小范圍的環網連接起來後,就會形成一個城市大環網,就能夠避免大面積停熱事故。
在如何把停熱事故最小化問題上,供熱專家則提出在供熱管網上增加開關閥門,比如原來每隔兩公裡一個開關閥,可以縮短為一公裡一個,通過縮短供熱開關閥門間的距離,一旦供熱管網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控制開關閥,將搶修的范圍及停熱的影響壓縮到最小。
針對目前供熱管網出現問題主要是補償器問題時,專家們提出在新城區建供熱管網時,應該采用新方法,即采用熱施工方法,管網熱脹冷縮問題在施工時就解決掉,在管網安裝時采用熱安裝後直接焊死,不用補償器,就能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的爆裂問題。
此外,業內人士建議,在改造已建成的供熱管網的同時,也要注意在新區建設中,對供熱管網及其它管網建設提前做好規劃,做到給水、排水、電力、通信、供熱、燃氣、有線電視和其他特種專業管線,同步配合、同步建設、協調發展,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注重挖潛改造,能合並的管線盡量合並,合理利用地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