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道外區哈一機社區的部分居民向本報反映,天氣寒冷,屋內溫度不達標,無奈熱寶、電暖氣、『土炕』齊上陣。
27日上午記者來到哈一機社區一工區113棟的吳先生家,今年80多歲的吳先生退休之後和老伴居住在此。記者看到,兩位老人穿著棉鞋、棉褲,大棉襖外面還套個棉坎肩。屋內的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吳先生說,根本不敢把窗簾拉開,不然更冷。記者摸了下吳先生家的暖氣,稍微有點熱度。吳先生的家中的溫度表顯示,靠近陽面的屋子溫度只有13℃,而北面朝向的屋子溫度只有9℃。
記者在北面的屋子裡看到三根碗口粗的鐵管子,吳先生說,那是自制的『土炕』,由於煤炭太貴,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纔燒。吳先生家的沙發上放著兩個電熱坐墊,上面還擺著兩個熱寶,吳先生說,實在冷得不行的時候,他就和老伴坐在電熱墊上抱著暖寶。說話間,正趕上吳先生的老伴在廚房做飯,記者在廚房看到溫度表上顯示的溫度不到10℃。
吳先生說,這棟樓房修建於1984年,供暖情況一直不太好。前幾年,物業公司的供暖工人來改裝過暖氣管道,把管道改粗了些。改裝之後,供暖效果比先前要好一些,但是還是不能達到標准。『近幾年冬天一直將就著,但今年冬天實在太冷了,我們去物業找了好幾次,每次物業都說要研究研究,但供熱情況一直沒有改善。』吳先生無奈地說。
和吳先生家有相同情況的還有幾戶人家,住在吳先生家樓下的居民說,他家基本都靠燒爐子取暖,暖氣如同虛設。記者采訪了解到,反映暖氣不達標的住戶大部分都是本棟樓的低層住戶,家裡最高溫度13-15℃,最低溫度只有7-9℃。
哈一機供暖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處鍋爐房每天供暖三次,分別是2時到8時、10時到14時、16時到22時。該樓住戶暖氣不熱,一方面可能是由於該樓處於供暖的最末端處,暖氣水行至此處供暖效果肯定會差一些;另外一方面可能有樓上住戶私自改動了供暖設備,而戶主不是不讓入戶就是不在家,物業無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