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溝內的殘雪堆。
東北網12月29日訊 連日降雪後,我市清冰雪部門組織人力晝夜對市區街路的積雪進行清運,每天清出的1萬多車殘雪中有很多傾倒至城市內河,導致內河雪患成災。管理部門表示,殘雪無處傾倒已成我市一道亟待破解的難題。
五六米高『雪山』霸佔內河
昨天,記者在群力大橋上看到,橋頭處堆積了近兩米高的殘雪,何家溝靠近海富康城一側的堤岸上原來傾倒的殘雪堆已被近日的降雪覆蓋,高高低低連成一片雪丘。在這條雪丘外側,新傾倒的十幾堆黑灰色殘雪十分醒目。記者沿何家溝向安陽橋方向前行看到,何家溝河堤旁一直至河堤下都堆積了五六米高的黑灰色殘雪。
隨後,記者來到馬家溝文道橋段看到,文道橋一側20多米長的欄杆已經嚴重破損,沿河床有30多米長的幾十堆黑灰色殘雪,覆蓋了部分河床。
僻靜河岸大貨『組團』傾倒
據海富康城居民梁先生講,他每天回家都很晚,前幾天下雪時經常看到幾輛大貨車一起開上何家溝堤岸傾倒殘雪,傾倒完畢後快速離開。
據每天都到哈工大體育場健身的孟老師講,馬家溝河岸相對僻靜,夜晚只有少數健身愛好者經過,是傾倒殘雪的高發地帶。前天晚上他在這裡還沒看到殘雪,昨天一早突然發現這裡多出了幾十堆殘雪。
記者從我市內河管理部門了解到,今年我市對『三溝一河』進行了徹底整治,沿岸垃圾被清理一空,何家溝等內河准備建成濕地公園。含有融雪劑的殘雪傾倒進內河後,將破壞內河兩岸的土壤結構,開春後植物難以生長。同時,含有融雪劑的雪水直接流入松花江後可能污染松花江水系。
延伸至河道內的殘雪堆。
每天萬車殘雪處置成難題
記者從南崗區城管行政執法局了解到,馬家溝的和興路至繁榮街段一直是傾倒殘雪的高發地帶,傾倒殘雪的車輛與執法人員『打時間差』,快速傾倒後立即離開。
據市環衛辦副主任孫明磊介紹,近日我市連續降雪,每天從城區拉運的殘雪達1萬多車。一般情況下,這些殘雪由各區清冰雪部門自行尋找城市廢棄地、廢棄磚場等處傾倒。一些區離內河較近,就將殘雪傾倒至內河裡。目前,科學合理地處置殘雪已成為我市城市管理一道亟待破解的難題。
群裡橋頭的殘雪堆。
新聞鏈接:
因融雪劑含有氯化鈉、氯化鈣等『氯鹽』,我市殘雪拉運管理相關規定明確要求,嚴禁向江河城區段堤防、灘地和江面等處傾倒殘冰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