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哈市道裡區的歐洲新城小區。曲顯昊攝
佳木斯一處已經建成的樓盤。李偉俏攝
黑龍江新聞網訊 花園、綠地、休閑會所……曾幾何時,相比孤零零一座座獨體樓盤來說,統一規劃設計、集中建設十幾棟居民樓的超大社區,是冰城市民心目中的理想居所,覺得住在這樣的社區裡是生活品質的提昇。隨著哈市一個個超大社區的完工,樓盤密集、小區內道路狹窄、綠地不足、停車困難等問題開始集中爆發,讓市民感覺超大社區越來越不宜居。與此同時,在哈市已經有所顯現的『城市病』正在悄悄地在省內二三線城市蔓延。
業內人士分析,兩三年內,『城市病』或將集中在各地爆發。對此,專家建言,『城市病』的出現,為城市未來發展規劃敲響了警鍾,城市建設者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對城市的未來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對新建的小區提前做好估算,配備完善的公共設施,使其更適宜人居。
哈市超大社區
讓市民堵心
停車困難樓盤密集
出入小區要15分鍾
『小區面積太大,人太多了,什麼設施都不夠用。從小區正門到我家得走15分鍾。當初聽著挺好,小區有保安,安全性高,現在因為小區居民太多,保安根本看不過來,只能是敞開管理。前幾天還有鄰居家被盜了呢。要是家裡發生漏水等突發事件,物業根本忙不過來。更可氣的是,小區內廣場、會所等休閑場地,平時根本就不夠用,想去玩得提前佔地方。』家住哈市歐洲新城小區的王芳無奈地說。
位於哈市道裡區新陽路上的歐洲新城小區其歐式風格設計在幾年前的哈爾濱,算是一處名樓盤。但隨著該小區最後一期工程的完工,居民入住後,『城市病』在這裡暴露無遺。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因為歐洲新城小區樓盤多、面積大,除了對小區居民出行、休閑等造成不便外,最嚴重的就是停車難。因為地下車庫車位嚴重不足,很多私家車只能停在小區院內及小區周邊。
『豈止一個歐洲新城!』談到超大社區暴露出的問題,家住哈市中北春城小區的李女士打開了話匣子。5年前,李女士在中北春城一期買了一套住房,『當時覺得小區地點還可以,而且價格便宜。隨著二期、三期的開發,小區規模越來越大,居住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原來開車進小區一路暢通無阻。現在,一想到開車進小區就頭疼,路兩邊都是車,一不小心就可能刮到別人的車。最恐怖的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前後駛來的車夾在中間出不去。』
省內各地市
超大社區競相開發
一個樓盤建三四期
一個小區二十餘棟樓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斷爆發的『城市病』改變了哈市市民對超大社區的印象,令許多人產生了恐懼感。在對省內二三線城市房產市場踏查時,記者卻發現大社區、大樓盤的建設正漸漸興起,部分小區至少規劃兩期,最多的達到三四期,而且每期都要建二十幾棟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各地正在建設中的超大樓盤引發的各種問題已經顯現,『買了車,纔知道停車有多難。』家住齊齊哈爾陽光小區的楊先生告訴記者,停車現在成了他們小區居民最頭疼的事。『一建就建這麼多棟樓,人多了地方肯定不夠用。滿小區都是車,甚至把小區裡的路都佔了。』
在佳木斯,位於松花江畔的『我的家』社區曾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型高檔社區。然而近些年,隨著入住率的不斷提高和家庭汽車保有率的增加,小區的道路幾乎都被私家車所佔據,『搶車位』成了小區居民每天的『必修課』。
未來兩三年各地市或將『發病』
『城市病』指的是人口過於向大城市集中而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而『城市病』在過大或超大社區、樓盤爆發,值得相關部門反思,並急需解決措施。
『其實不僅是哈爾濱,不論哪個地市只要是小區過度開發、過度建設,隨著城區固定面積內人口的不斷增加,空間逐步縮小,必然會引發各種問題。』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開發商在前期拿地的過程中,一次性購買大面積土地然後進行開發,可以充分享受低地價帶來的超值回報。許多購房者錯誤地認為,小區規模越大越正規,住起來也放心。實際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記者在對一些市民進行調查采訪時發現,目前超大社區的『病狀』已經開始顯現:從小區門口走到家門口需要十幾分鍾,物業管理不到位等。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董鴻揚表示,除了休閑、娛樂、通行空間被擠佔外,超大社區給居民帶來最大的不便是上學、就醫等諸多配套問題不能在小區內解決。『城市病』的出現,為城市發展規劃敲響了警鍾,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對房產業的審批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
齊市新規
公共設施不得小於社區總面積2%。
針對小區交通擁堵、車位難尋、社區活動場所不足等問題,齊齊哈爾市明確要求,公共設施不得小於社區總建築面積的2%。,原則上按社區管轄范圍集中設置,嚴禁減少和變更公共設施。其中,物業管理用房不得小於總建築面積的1%。,並且不得小於70平方米。
按照要求,該市新建居住小區要根據相應檔次和標准配建停車設施,如市中心地段的中心廣場周邊區域(北至中華路,南至南馬路,西至永安大街,東至龍南街)戶均配建停車位要達到1個以上,其他區域戶均配建停車位要達到0.5個以上(安置動遷戶的棚改小區可適當放寬,但戶均配建停車位要達到0.3個以上)。
公共建築要按照使用功能配建停車場,每100平方米建築面積不得少於0.3個停車位。未建停車設施及停車設施明顯不足的已建成小區,有條件的也要新建擴建停車設施。
今年,哈市也出臺了《哈爾濱市社區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明確,新建居住區或新建住宅的開發建設單位,要按照《哈爾濱市居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管理暫行辦法》和《哈爾濱市居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配建標准》的規定,以每百戶不少於使用面積20平方米的標准配建社區公益用房,竣工後移交所在區、縣(市)政府,產權歸區、縣(市)政府所有,區、縣(市)政府憑移交手續到相關部門辦理權屬登記。城鄉規劃部門負責確定社區公益用房的建設位置和面積,建設管理部門負責社區公益用房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部門負責建成後的管理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