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一場新雪過後,大慶高新區新興產業園裡,世界第三大農機巨頭美國愛科集團、世界上最大的農具制造企業挪威格蘭集團接踵而至,厲兵秣馬,將成為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崛起的生力軍。
全球500強企業何以青睞百湖大地?格蘭集團總裁羅寧一語中的:『政府扶持、經營環境、人纔優勢,大慶高新區這三個方面都符合我們的要求。』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大慶高新區經濟增速始終保持在驚人的40%以上,5年裡淨增企業近千家,總數達248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0家,28家收入超億元,3家超10億元。
今年,高新區就新建、續建2000萬元以上各類項目71個,億元以上項目42個,創歷年同期最高水平,總投資301億元。其中,45個重點工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17個已建成投產。
瞄准國際前沿 發展高端產業
國家戰略性項目新華08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總投資30億元。這是新華社唯一與地級市合作建設的系列項目,也是新華社與北京、上海、廣州、大慶四地市合作項目中起步最晚,但動工最早、進展最快的。建成後,將向世界傳播大慶聲音,提高我國在石油和能源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十一五』期間,大慶高新區產業項目建設『奇人』式謀劃、『鐵人』式執行、『巨人』式邁進。瞄准國際前沿,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農牧產品精深加工4個主導產業集群,重點培育了知識型服務業、新能源、生物3個產業,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形成石油及天然氣化工、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特色產業,相繼建成藍星石油大慶分公司、華科股份公司、奧維型材等龍頭骨乾企業,形成千億生產能力。
以大慶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為載體,鋼骨架塑料復合管等141個優勢項目實現產業化,培育了三維、華創、佳昌等一批骨乾企業,形成五百億生產能力。培育了日月星、銀螺、隆赫達等一批骨乾企業,形成百億生產能力。
培育新興產業。開發生產石油天然氣勘探設備、石油石化裝備,培育了華科、久隆、力神泵業等一批骨乾企業;以科美達、天翼藥業、志飛阿維菌素等為代表的現代醫藥產業初具規模;以華拓數碼、納奇網絡、瑞好風電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項目不斷發展壯大。
建成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大企業,培育了30餘件國家、省、市級品牌和商標。今年,17家企業的產品被評為省名牌產品。13家企業先後在新加坡、香港等地上市,累計融資超70億元。隆赫達食品有限公司成為大慶首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
5年來,累計新上工業項目555個,投資總額近140億元。引進國內百強企業10家,累計引進市外資金156.55億元。今年上半年,引進項目96個,其中,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類項目佔到87%以上。
今年1~9月,高新區軟件及服務外包銷售收入就實現36億元,是2005年的18倍;石油化工、裝備制造、農牧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產業分別實現產值454億元、55億元和84.1億元,是2005年的3.34倍、3.53倍和10.9倍。
行政效能昇級 項目碩果累累
今年,高新區深入實施抓項目、抓企業、抓品牌的『三百』行動計劃,由管委會、黨工委主要領導牽頭,成立九個工作組『方陣式』推進,真正實現了上面帶動下面轉,全員盯著項目轉,圍著項目乾,行政效能全面昇級,產業項目建設碩果累累,實現了新的突破。一批叫響全國乃至世界的高新技術、大項目、產業基地,紛紛化蛹成蝶,翩翩起舞。
著眼提昇產業層次,推進戰略性龍頭型項目建設。瞄准現代高端服務業,啟動建設新華08國際石油資訊中心項目,預計明年年底前竣工投用。
著眼價值鏈高端,推進高成長性項目建設。引導大豐等企業啟動建設了年產1萬臺潛油直線抽油機、年產600臺套風機塔筒等40多個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潛油直線抽油機項目廠房已基本建成,從德國進口的設備已到位,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潛油直線抽油機生產基地。風機塔筒項目投資2.6億元,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年底前投產。建成達產後,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上繳稅金9000萬元。賽維普沃公司5MW光伏電池項目,采用先進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具有快速增長的市場潛力和較強的競爭能力,年底前廠房竣工。
著眼基地式發展,推進產業鏈整合項目建設。與世界第三大農機制造商美國愛科集團簽訂協議,生產大馬力拖拉機項目;世界最大的農機具專業生產制造企業格蘭集團已注冊成立公司,生產高端整地機、收割機、耙地機等農機具;山東金億已經進駐,生產玉米聯合收割機。高端農機具制造基地正在大慶高新區悄然崛起。啟動建設了投資3.52億元的中藍石化汽柴油加氫、投資52.85億元的50萬噸C4綜合利用、煉化公司聚丙烯?胺等一批大項目,3000噸高純硅烷氣項目制造工藝為國內首創,飛馬公司醋酸仲丁酯項目是東北地區惟一擁有此項技術的項目。隆赫達公司投資3億元在建的年產5萬噸果蔬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果蔬粉加工基地。
此外,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環保、生物、信息、高端制造、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大慶高新區儲備高端產業項目260個。
年終歲尾,再傳捷報:預計全年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技工貿總收入、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321億元、965億元、261億元、16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4倍、3倍、3.1倍、2.7倍。
謀劃產業定位 打下堅實基礎
立足科學布局,明晰產業功能分區,大慶高新區管委會放眼世界,戰略性謀劃產業定位,為飛得更高打下堅實基礎。
借鑒國內一流高新區發展經驗,聘請北京王志綱工作室、中國長城戰略研究所、北京正略鈞策等專業機構,大視野、高站位謀劃論證產業主攻方向,著力構建石油化工、汽車制造兩大千億主導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高端服務、高端新興產業三大五百億高端產業的『兩主三高』產業格局。
石油化工,到2015年,骨乾企業發展到450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00億元、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建成世界級石化生產基地、國家重要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和全國化工新材料產業重要集聚區。
汽車制造,項目全部達產後,形成20萬臺/年整車生產能力,實現工業增加值280億元、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
高端裝備制造,到2015年,企業達到450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40億元、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建成東北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高端服務業,到2015年,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從業人員10萬人,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建成全國新興軟件及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中國北方產業金融中心及石化等大宗商品定價中心。
高端新興產業,到2015年,企業達到200家、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
搭乘上了『磁懸浮』,產業項目『加速跑』,大慶高新區流金淌銀。
今天,咬定『2015年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實現翻兩番;技工貿總收入實現3500億元,再造三個高新區』的宏偉目標,大慶高新區當仁不讓,正奮力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