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上門輸液』無消毒無資質 圖省事險丟命
2011-01-05 14:14:0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欒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訊 氣溫變化不定導致患感冒及心腦血管的患者增多,隨之而來『上門點滴』的生意紅火起來。這些上門靜點將宣傳小廣告貼在小區單元門上,都標明是專業護士。看似便民的生意,卻存在著諸多隱患。近日,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多數上門靜點的『護士』是否具備執業資格證,患者無從得知。

  哈市南崗區市民王女士嗓子疼,在醫生的建議下輸液治療,由於天冷路滑按照小廣告上的電話找了一位自稱原來是護士的上門輸液人員。來者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身穿白服。進門後既沒洗手也沒消毒,藥都沒看,打開了一個裝有酒精棉的小鐵盒,拿出一個酒精棉在血管處擦了擦後,又放回盒裡。然後用一條舊得發黑的橡皮管勒住血管就把針紮上了。邊向門口走邊告訴王女士藥點完後自己拔針就行,她還有很多患者等著紮針。結果反復兩次出現鼓針現象。令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幾天輸液後胸悶氣短癥狀是減輕了,手背針眼周圍開始瘙癢難忍並開始出現脫皮現象。到醫院一檢查纔知道是真菌感染,找到當時給靜點的醫生時,人家根本不承認是自己的責任,王女士只好自認倒霉。比起王女士哈市市民徐女士可沒有那麼幸運,圖省事找『上門點滴』差點丟掉性命。60歲的徐女士最近一直覺得胸悶氣短,並伴有頭暈、嗜睡等癥狀,徐女士在家人的陪護下去醫院檢查。光是做各種排隊檢查就花去近一天的時間,於是徐女士為圖省事兒乾脆決定找上門輸液的在家輸液治療。『輸液中,我先是感覺手腳發涼,然後意識開始慢慢模糊,後來逐漸失去了知覺,什麼也不知道了』,徐女士告訴記者。隨後他的家人將其送到醫院搶救,經醫生初步診斷為藥物過敏。經過醫護人員的搶救,徐女士終轉危為安。

  4日,記者隨機撥通了一個上門輸液小廣告的電話。記者稱家裡有心血管患者要輸液。一位自稱是護士的女士說:『每次收費5元,自備藥物和針管,我只負責紮針』。『你有從業資格證嗎?』『我原來就是護士,乾了多少年了,放心吧。』『中途出現過敏或者其他狀況怎麼辦?』『一般沒什麼問題,過敏了就趕緊拔了上醫院,藥都是你自己的,過不過敏你自己應該知道,我就負責紮針。』這位自稱護士的人告訴記者。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人是圖在家裡舒服方便,而一些老病號則是從治療成本來考慮。部分市民表示了解其中的隱患但是正規醫療機構不提供上門輸液服務,特別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等病人不得不找上門輸液的。醫生提醒,輸液容易出現過敏反應,還有很多情況是預料不到的。家裡沒有急救藥品和設施,出現意外會很危險,如有的藥品過敏,幾分鍾就會導致患者休克。小廣告上提供上門打針服務的人員魚目混珠,在藥品的處方、規范消毒操作及輸液、注射等多個環節易出錯。很多時候輸液人員打完針就會離開,一旦出現過敏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