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近日,記者在我省一些高校的期末考試考場上發現,擁有黨員和學生乾部身份的大學生,都會在課桌上擺上一個寫著『班長』、『共產黨員』字樣的標牌進行考試。
考試作弊是近年來高校學生違紀違規的普遍現象。為維護考試的嚴肅性,淨化考試環境,培養學生科學、公正的學習態度,近年來,我省各高校紛紛開展考風考紀系列活動,利用考風考紀宣誓暨簽名活動、『誠信考試、拒絕作弊』主題班會、學生乾部例會,以及在走訪慰問學生宿捨時,與學生面對面談心時,多層面多渠道適時開展教育。
與此同時,我省部分高校還在考試期間,實行學生乾部、學生黨員掛牌考試等方式,即學生黨員和學生乾部在考試時桌上放置名牌,以明確身份,使得由過去監考教師一對多的監督,轉變為監考教師對考生監督、普通群眾與學生黨員乾部相互監督、學生黨員乾部嚴於律己等多種形式的監督考察,無形中構成了一個公平、嚴肅的考試氛圍。
記者手記
孔子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品質,做任何事情、跟任何人交往都不能離開誠信,考試更不例外。然而,近年來『考試作弊』卻成為高校學生違紀違規的普遍現象,且目前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使用現代通訊工具如無線耳機、手機、電子辭典等高科技的考試作弊事件。
考試作弊現象的愈演愈烈,折射出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缺失,也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形象。面對日益嚴重且形式多樣的考試作弊現象,近年來,各高校紛紛開展了『誠信考試』的系列教育活動。有的高校在考試前會進行《誠信考試承諾書》簽名儀式,有的高校還專門開設了誠信教育課程,還有的高校在考試中實行大學生黨員、班乾部掛牌考試的形式,要求學生黨員、班乾部帶頭端正考風、嚴肅考紀,成為誠實守信的表率。
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誠信品質、誠信行為,關系到良好的社會風尚的培育,在一定意義上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采訪中,有專家也表示,解決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僅僅靠大學生的自律,靠學校的誠信教育還是不夠的,學生的誠信問題,實際上是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誠信問題的綜合反映。著力構建誠信社會,增加和滲透誠信教育的新內容,健全失信懲罰機制,加強大學生管理隊伍建設,都是需要努力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