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墾區首開企業自建高速路先河 路網昇級支橕北大荒新跨越
2011-01-07 09:28:1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紅林 井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站在852農場冰封的大地上眺望,從境內穿過的建虎高速公路平整的路基像一條銀龍伸向遠方。2009年,作為墾區『一號工程』的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全線開工,經過一年多的建設,路基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作為全省『公路三年決戰』的重點項目,建虎高速公路不僅實現墾區高速公路建設零的突破,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國創造了由企業自行建設高速公路的先河,成為北大荒勇擔社會責任的又一創舉。

  『十一五』時期,墾區搶抓國家實施新農村建設和擴大內需等各項政策措施以及全省『公路三年決戰』歷史性機遇,全力加大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交通運輸業投資規模創歷史之最,建設速度前所未有,建設標准和質量居全省前列。『十一五』末墾區公路總裡程2.45萬公裡,比2005年增加1.63萬公裡。硬化裡程由2005年的933公裡增加到8371公裡,是『十五』的8倍。累計投資114.8億元,是『十五』投資規模的5倍,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投資63.8億元。『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佔墾區固定資產投資的13.6%、佔全省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6%,拉動建材、運輸、服務、金融、農民工就業等相關產出432億元,直接拉動墾區生產總值增長131億元,交通運輸業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1萬個,間接提供就業崗位24萬個,有力支橕了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

  2010年墾區各農場、管理區和生產隊通暢率分別達到97.3%、88.7%和67%,農場(分場)和生產隊通車率100%,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編織出北大荒廣大職工群眾的發展路、致富路

  雪後的九三分局哈拉海農場像一個銀色的童話世界。第二管理區種糧大戶冷偉剛開車從地裡回來,他告訴記者,由於農場周邊的路越來越好,來農場包地開發水田的人越來越多,他家今年包了600畝水田。2006年前這個農場沒有一條硬化的白色路面,而到目前,農場與鄰近的齊齊哈爾龍江、甘南兩縣和梅裡斯區的公路網絡全部實現了白色路面相連。公路修通了,城鄉距離拉近了,農場計劃發揮濕地草原資源優勢以及區位優勢,用一年多的時間把哈拉海打造成濕地生態旅游示范區、萬人旅游小城鎮、齊齊哈爾市的後花園。

  九三分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支持農場硬化出口路、砂石路;支持改造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路;支持改造職工群眾從事農業生產途徑的斷頭路;支持改造通往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的專用路;支持建設通往主要景區的旅游路;支持場縣共建與周邊農村相連公路。『十一五』分局累計投資2.8億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607.9公裡、通達公路建設105.8公裡,工程建設質量合格率100%。九三分局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齊建峰告訴記者,在五年的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指揮部共僱用勞動力4000多人,使用農民車輛2000多臺次,受益農場平均就業率提高了8.9%。

  在齊齊哈爾分局查哈陽農場,太平湖分場第六生產隊職工爭相告訴記者,過去由於管理區到作業區多為土路,打糧拉不出來、西瓜爛到地裡的事情時有發生,不得已就得賤賣,一斤差六七角是常事。2009年,分場到連隊的5.3公裡白色路面通車後,農產品銷售難題得到徹底解決。如今,這個生產隊不僅可直通拉甘公路,與其它作業區全部實現了通達。

  據了解,2005年墾區農場、連隊的通暢率分別為42%和5%,到2010年,農場、連隊和管理區通暢率分別達到97.3%、67%和88.7%。目前墾區113個農場中實現通暢110個,583個管理區中實現通暢517個,2313個生產隊中實現通暢1549個,21個農場實現隊隊通暢,64個農場實現區區通暢。農場(分場)和生產隊通車率100%,提前一年完成『三年決戰』目標。


 

  『十一五』期間,墾區高速公路建設實現『零』的突破,205公裡建虎高速公路於2009年順利開工,已完成路基主體工程;省級公路全面提檔昇級,省道依饒公路八五三至紅旗嶺段47.3公裡、饒撫公路勝利農場段41.7公裡全部改造為二級公路;農村公路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設農村公路通暢工程8776.3公裡、通達工程2011公裡,建設總裡程達1.1萬公裡;完成橋梁建設4415.7米/162座。到2010年底公路硬化裡程達8371公裡,是『十五』末的8.9倍;公路建設規模是上五年的6.6倍。一個連接城鄉、快速便捷的墾區公路交通網絡基本形成,路網的技術等級和通行條件得到迅速提高。

  客運提檔、公交出行、站點規范,『十一五』期間墾區交通運輸實現了營運車輛結構明顯改善,運輸網絡逐步健全,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顯著提昇,道路運輸能力明顯增強,城鄉客運一體化全面發展

  九三分局榮軍農場的菜農呂鳳雙說:『過去農場不通班車,出門只能乘出租車,去趟九三小城要花10元錢。現在好了,城鎮公交車開通,花兩元錢,十來分鍾就到了,新鮮蔬菜可以賣個好價錢。』如今,九三農墾城附近的榮軍、尖山等農場職工每30分鍾就能在家門口乘上一趟開往九三小城的班車。

  『十一五』期間,九三分局分別開通了至齊齊哈爾市、北安市營運客運線路,開通了以局直為中心,貫穿鶴山、尖山、榮軍3個農場和躍進1個社區的城鎮公交線路,極大地方便了轄區及周邊居民的出行。目前,全局有營運客運線路25條,客運班車通車總裡程2355公裡,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連接城鄉的客運網絡,基本滿足了職工群眾的出行需求,農村客運通達深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2010年,全分局客運車輛達到863輛,道路運輸行業完成客運量、客運周轉量分別為90萬人、5900萬人公裡。全局11個農場22個管理區全部開通了客運班車,通達率達100%。

  建三江分局859農場、齊齊哈爾分局依安農場等都陸續開通了公交班車,墾區農村公交從無到有,公交車發展到142輛,開通線路54條。不僅方便了職工生產和出行,也改變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推動了農墾小城鎮建設的步伐。

  為了解決職工群眾候車難的問題,『十一五』期間,全墾區新改擴建分局、農場客運站65個、新建管理區客運站96個、作業區停靠站500個。共擁有分局、農場客運站107個、管理區客運站101個、作業區停靠站532個。記者在齊齊哈爾分局交通局采訪中,看到這樣的數字:五年先後投資700多萬元建設7個農牧場4810平方米的客運站、6個管理區客運站及15個停靠站點,結束了刮風下雨群眾露天候車的歷史。

  墾區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格局初步形成,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眾出行。這五年中,墾區營運載客汽車年均增長8%、客位年均增長6.5%;客運線路發展到678條,營運裡程達5.57萬公裡。實現了營運車輛結構優化明顯提昇,道路運輸能力明顯增強,城鄉客運一體化全面發展,為墾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個個物流園區的落成,給墾區客貨運輸企業帶來無限商機,真正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對實現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墾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在查哈陽農場物流經濟園區記者看到,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投入運營的物流園區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普通貨物配載區、綜合服務區、車輛停駐區、普通倉儲區、汽車修理區、汽配服務區等功能區及配套服務設施完備。這處總投資達5100萬元的物流園區將成為齊齊哈爾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多、綜合性最強的物流園區,輻射半徑達80公裡,不僅有效整合農場及周邊地區的貨運、汽修、汽配三大市場資源,打通產、供、銷環節,暢通農場物流服務網絡,還將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者,成為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九三分局不斷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步伐。2010年,由總局交通運輸局和九三分局共同投資2.1億元,建設佔地50萬平方米的九三分局物流中心是集生資、配肥、建材、糧食烘乾倉儲、加工、包裝為一體的物流中心,年可實現貨物流量200萬噸。物流中心建成後可輻射周邊半徑240公裡,耕地1000萬畝,總人口100萬人,將在改善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推動農業發展、促進城鄉和諧的產業中發揮強有力的引擎作用。

  這個分局還通過實行『上門取貨、集零為整、送貨上門、化整為零』的特色服務形式,做大做強貨物運輸市場,發展現代物流產業。通過形式各異、服務細化的物流組織網絡,將農場職工群眾所需生活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順暢地運送到農場職工群眾家。

  『十一五』期間墾區重點建設了九三、寶泉嶺、建三江、查哈陽4個區域性物流園區和8個貨運站,總建築面積9.1萬平方米。一個個物流園區的落成,給墾區客貨運輸企業帶來無限商機,真正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對實現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墾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墾區日益壯大的公路運輸主骨架,推動交通事業快速發展,成為北大荒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強勁引擎。特別是上萬公裡的農村公路提檔昇級不僅形成了隊隊通公路、便捷通暢的農村公路網絡,而且催生了『一小時上高速,兩小時到市區、分局』的經濟圈。

  快捷便利的公路運輸網絡拉近了北大荒與外面世界的距離,拉動了墾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了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步伐,越來越多的投資向北大荒現代農業體系注入,越來越多的人們投入北大荒青山綠水的懷抱。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